以“明厨慧眼”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以“明厨慧眼”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数据整合为基础,以社会共治为支撑,实现了对外卖食品安全的全方位、全流程监管
■扶青
商家后厨怎样?AI先来把关。
今年7月,乐清上线全国首个外卖后厨“智能评价处置”系统,两个多月来成效显著,主动监测发现60分以下“红码”商家96家次,有力推动外卖食品安全监管从“人海战术”向“智慧治理”转型。目前,该系统已部署在温州全市范围推广使用。(9月17日《乐清日报》)
互联网时代,外卖行业蓬勃发展。然而,当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各类美食时,外卖背后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如影随形:有的没有门头、无法堂食,多家商家共用同一证照,存在“影子厨房”现象;有的大量使用冷冻食材,半成品保存不当,食品原材料质量难以保障;有的后厨环境脏乱差,存在油污、食材随意堆放、操作台紧挨垃圾桶等问题;有的后厨操作不规范,脚踩灶台擦油污、徒手摆弄菜品等……这些问题频频曝光,令人触目惊心。
当后厨的操作被遮蔽在不透明的帷幕之后,食客们便无从窥见餐品制作的真实图景,点外卖就像“开盲盒”,充满不确定性。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外卖商家数量太多了。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外卖相关企业超过350.4万家。而传统监管模式仍然靠“人海巡查”,难以实现对外卖商家的全覆盖、高频次检查,给违规商家留下可乘之机。同时,还有大量的无堂食外卖,藏身于居民楼、地下室等隐蔽场所,处于监管盲区,进一步加剧了食品安全隐患。
由此可见,传统的行业标准和监管方式已难以适应发展需要。“明厨慧眼”正是瞄准了行业痛点,拿出了相应对策。根据介绍,该平台凭借“多模态+DeepSeek”智慧化辨识功能,自动识别外卖商家是否存在后厨环境卫生“脏乱差”、从业人员违规操作等问题,并根据智能评分体系进行打分。以往,工作人员只能分批现场走访检查,量大耗时。现在打开全息地图,点击任一商家图标,注册登记、后厨照片、评分等级等“一企一档”信息一目了然。
“明厨慧眼”的一大亮点在于其强大的数据集成能力。它整合了阳光厨房、注册登记等多系统数据,让监管部门对商家底数了如指掌,也为精准监管提供了有力依据,有效破解了传统监管中信息零散、底数不清的难题。在闭环处置环节,AI自动生成任务清单,详细列出商家地址、问题截图、处置人员等,并通过短信跟踪提醒,确保相关责任人及时了解问题并进行整改。由此,商家、运营商与监管部门三方协同作战,形成了一个紧密的闭环。
乐清的“明厨慧眼”系统,无疑是食品安全智慧监管领域的一次成功实践。它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数据整合为基础,以社会共治为支撑,实现了对外卖食品安全的全方位、全流程监管。这一系统不仅提升了当地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也为浙江乃至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监管新范式。期待更多地方能将科技创新与食品安全监管深度融合,构建起更加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广大市民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共同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作者为知名时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