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梦想
——读郑春霞《龙拳少年》
![]() |
编者按:近日,小说《龙拳少年》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小说通过讲述杭州迎接亚运会期间,以陈小旗为首的龙拳武术队的训练和家庭生活的日常,展现了中国武术三代人在新时代的传承,当代少年在成长中对武术乃至体育精神的认识和收获。《龙拳少年》的作者郑春霞,虹桥人,系教育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著有《中国妈妈的亲子课》系列,儿童散文《卡通老妈》《爱上学的小快快》,儿童小说《龙拳少年》《笨笨学校》等。
■庞茹
“渴望着血脉相通,
无限个千万兄弟,
我把天地拆封将长江水掏空。
人在古老河床蜕变中,
我右拳打开了天,化身为龙。
……”
——《龙拳》
这是怎样的一首激昂豪迈、壮志凌云的歌曲?唱着这首歌曲的又是怎样的一群满怀豪情与燃烧的梦想的少年?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龙拳少年》这部作品,一起去倾听、一起去感受,感受他们燃烧的梦想。
在《龙拳少年》中,“龙拳”是贯穿其中的一条明线,而其中体现出的武术乃至体育精神则是暗线。两条线的交织构成了这部精彩动人、引人入胜的小说。
小说讲述了在杭州迎接亚运会期间,以陈小旗为首的龙拳武术队的训练和家庭生活的日常,展现出中国武术三代人在新时代将武术精神的传承与创新。男孩陈小旗在钱塘江边长大,酷爱功夫,一心想加入学校的武术队。武术队的李闯教练——嵩山武术宗师的女儿,以飒爽、严厉著称,被孩子们戏称为“李闯王”。进入武术队,陈小旗刻苦训练,但“动作像土匪”,他在网上结识网友“龙拳”,时常交流武术招式,不知不觉间渐入佳境。
小旗每次都是最早到最后走的那一个,也是摔倒了继续站起来练的那一个。李闯王都看在眼里。小旗不但苦练,还喜欢琢磨。以前他痴迷武术,特别羡慕甚至崇拜练武之人一身正气、快意恩仇。在小旗看来,他们周身上下,泛着一道光;不仅有武术,更有武德。这也是为什么陈小旗在不小心被队友误伤后,不仅谅解队友,而且不告诉任何人。
武术队有小旗这样刻苦的人,队友们也勤奋多了,大家进步很快。李闯王跟大家宣布,再接再厉,就可以去和别的学校武术队打比赛了。陈小旗还被选上了组长。
而到了赛场上,小旗却因为自己的失误,使武术队失分严重。小旗自责、失落、怀疑自我,“我再也不要练武术了”。李闯王说:“金牌只是一块巧克力”,武术的精神不在于一时输赢。经历了热爱、背离、回归,经过几年的训练,陈小旗武艺突飞猛进,成为了武术队队长。
迎战亚运之际,“龙拳”寄来一封长信,嘱咐女儿好好带领孩子冲亚运。还特意给小旗亲笔写了一封信,宣纸黑字,小旗这才知道“龙拳”就是李闯王的父亲、一代宗师。
大家将这套拳取名为龙拳。带着三代人的梦想,以陈小旗为首的龙拳少年们,信心满满地走进亚运会,迎来属于他们的挑战与荣耀。
小说站在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主人公陈小旗及队员们在武术队的训练、经历与成长。孩子对武术有着纯真、天然的热爱,心中有着行侠仗义的英雄梦。刻苦训练、坚持不懈,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喜悦和幸福、亦有汗水和泪水、更有挫折和艰苦。孩子难免会感到沮丧、失落、自我怀疑。在这样的时刻,是父母家人的关爱、教练以及祖师(教练的父亲)的鼓励、身为表率,重新树立了孩子的信心、燃起了梦想的火焰。
追梦的道路不是平坦的,什么是武术精神?武术精神不仅在于“术”,更在于“德”,是刚健有为、是贵和尚中,既与司马迁笔下的“侠士之侠义”遥相呼应,也是新时代不断的进取、超越和创新,更是在任何时代、每个人对公平正义的梦想与希望。
什么是体育精神?亚运会的举办不仅仅是比赛,体育的功能远远不只是少数人在赛场上争金夺银,运动的精神更在于教育。倡导公平、公正、公开,永不放弃,尊重对手、尊重规则,这些积极的运动精神更应该通过筹备赛事、参与体育活动传递给青少年。
少年强则过国强。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芒,每一个个体的成长、每一个家庭的教育汇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力量和未来无限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