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重奖 “份内职责”
「全眼看天下」
「全眼看天下」
为什么要重奖
“份内职责”
普通岗位平常不显山不露水,但非常时刻也会对其风险管控、处置能力提出“阈值”要求
■张 全
近日,乐清市区一家无人值守的火锅店后厨的一口油锅因电炉故障起火。千钧一发之际,在大厦消控室值守的保安董全均精准定位、疾驰灭火,加上大厦的消防喷淋系统起作用,不到2分钟将火灾消灭在初始状态。事后,物业公司对董全均奖励现金,并安排他出省旅游疗养。(6月12日《乐清日报》)
这则忠于职守的正面报道,也引发了另一种讨论:灭火防灾本是保安份内职责,如此重奖有否必要?这疑问触及一种普遍的迷思——将职责的“基线履行”与“卓越贡献”混为一谈。
岗位职责确有“基线”与“阈值”之分。保安的职责基线,是日常防火巡查、设备检查等常规操作。董全均当日的表现,却体现了千钧一发之际的“阈值”突破:他毫无犹疑,冲刺、判断、拔销、灭火,一气呵成,与自动喷淋系统完美配合,两分钟内化险为夷。这个过程将反复锤炼的职业素养转化为力挽狂澜的肌肉记忆,成功避免了一场可能吞噬财产甚至生命的灾难。
社会对岗位价值的衡量,天然包含对其所承载风险与责任权重的考量。保安岗位虽被归入“保洁、保安、保姆”之所谓“三保”而平常往往不被重视,但事实上他们是城市安全网络的关键节点,是隐患的第一排查人、险情的首位响应者。当火舌肆虐、歹徒逼近的瞬间,董全均、姚仁全等保安所承担的突发风险与责任担当瞬间飙升。重奖,正是对这种非常时刻下非凡担当的合理风险补偿与责任溢价。
将份内之事做到极致,就不平凡了。刑侦警察破了大案,本属职内责任,为什么容易立功受奖?医生做了一台手术,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为什么病人家属会给他送锦旗?律师为事主打赢了经济官司,凭什么抽取很高的提成?金银首饰加工者,因何拿比流水线工人多得多的薪水?因为这些岗位的技术含量、风险系数或信任托付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准。亚当・ 斯密认为,把健康委托给医生,把财产、生命和名誉委托给律师,其技能难度非一般人所能胜任,故从业者学霸居多。同样,刑侦警察、首饰工人分别维护社会正义、金银珠宝,所受托付、信任极重,精神或物质回报自然要高。
引用上述特殊职业,不过对岗位“阈值”含金量作一参照说明。事实上大量普通岗位如教师、产线工人、环卫工、园丁、厨师、快递员、仓库保管等,包括保安在内,看似不起眼,却是社会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平常不显山不露水,但非常时刻也会对其风险管控、处置能力提出“阈值”要求,如疫情期间的快递小哥、紧急赶单的流水线工、清除路障的环卫工人。
真正智慧的管理在于让达标者安心,让超越者闪耀。“基线”是岗位的底线,守护它才能维持组织运转;“阈值”是卓越的灯塔,锚定它方能引领人才向上。 把握好两者的平衡与互动,就能构建一个既稳健又充满活力的组织生态,成就敬业精神的价值标杆。
(作者为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