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2版:城事

为解“婚愁”走偏门 “跨国红娘”获刑

  为解“婚愁”走偏门 “跨国红娘”获刑

  本报讯(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程遥 通讯员 岳思轩)本想帮亲友解决婚姻难题,却因法律意识淡薄,将“婚姻大事”办成了违法犯罪。日前,由乐清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鲍某、陈某、缪某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案一审宣判,三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适用缓刑,并处罚金7万元。

  “我儿子三十多岁了还没结婚,愁死我了!”2023年底,60岁的鲍某满心忧虑地向同村陈某倾诉着儿子的婚姻难题,没想到陈某直言自己能帮这个忙:“老挝年轻又漂亮的姑娘多得是,我帮你撮合撮合。”

  原来,陈某在老挝经营着一家超市。她提议让鲍某带着儿子去老挝相亲。鲍某一听,欣然同意。然而,鲍某的儿子对这个提议不感兴趣,没有答应前往。但鲍某并未就此放弃,她带着未婚的外甥蒋某踏上了老挝相亲之旅。

  出境时,面对边检部门的询问,在鲍某和陈某的授意下,蒋某虚构旅游等出行目的成功出了境。到了老挝,陈某通过同乡缪某的介绍,与当地婚介公司合作。在他们的帮助下,蒋某顺利娶到了老挝新娘。其间,蒋某为了支付媒人介绍费、彩礼费等,一共花费了15万元。

  回国的时候,鲍某等三人与婚介公司密切配合,帮助女方办理护照等材料,又虚构旅游等出行目的,骗取了入境中国的签证。入境时,三人事先授意男女双方虚构探亲、旅游等事由,以此来应对边检部门的检查,最终成功回到了国内。

  蒋某娶了个外国俏媳妇的消息在村里传开后,周围的亲戚邻居纷纷上门,请求鲍某帮忙说媒。鲍某心里盘算着:“既能帮人解决终身大事,又能顺手赚点媒人钱,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于是,她与陈某、缪某一拍即合,开始合作开展跨境婚介服务。在短短一年多里,他们凭借着各种手段,成功为当地10余名大龄男青年介绍了老挝新娘。

  一时间,鲍某等人成了村里“红人”,看似风光无限,却不知自己已经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2024年10月,老挝籍女子办理居留手续数量突然激增,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经过深入调查,这起非法跨国婚介案件逐渐浮出水面,鲍某等三人被抓获归案。

  2025年3月,鲍某、陈某、缪某等人涉嫌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一案移送乐清市检察院审查起诉。经审查,2023年10月至2024年12月,鲍某、陈某、缪某等人与境外人员以牟利为目的,组织他人隐瞒真实目的,虚构事由骗取边防检查机关核准出(入)境。考虑到三被告人本意是为帮助身边亲友介绍老挝新娘,且主要犯罪行为系老挝方介绍人实施,经审查后认定三被告人系从犯。

  2025年6月19日,市检察院依法以鲍某、陈某、缪某涉嫌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审理后,依法作出前述判决。

  经办检察官称,对于大龄未婚男青年来说,想要尽快组建家庭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千万不能因为着急而病急乱投医,陷入非法跨国婚介的陷阱。通过非法途径娶外籍新娘,这种婚姻关系可能得不到法律的认可。一旦出现纠纷,当事人的自身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一方面,外籍新娘无法取得中国户口,会引发就业、医疗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如果新娘失踪或者婚姻破裂,财产分割等问题也难以解决。

  在此,检察官提醒广大市民,要认清非法跨国婚介的危害,不参与、不协助任何违法的婚介活动,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