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4版:社区

饮品DIY成新风尚

年轻人“玩”出生活滋味

  陈女士的儿子在母亲的熏陶下也学会了拉花。

  饮品DIY成新风尚

  年轻人“玩”出生活滋味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伊格

  清晨,家中的咖啡机已在忙碌,咖啡香弥漫厨房;下午,刚从冰箱取出的茉莉花茶冰球加上气泡水,杯壁瞬间凝结出水珠,搭配糕点不失为一份完美的下午茶;深夜,伏特加配上桃味果汁,“漂亮水”也能慰藉忙碌了一天的心灵……

  当咖啡主理人在网络上成为热梗,在家自制饮品的年轻人正悄然形成一股新风尚。他们并非要成为专业咖啡师或调酒师,而是在日常的间隙里,亲手调制属于自己的生活滋味。

  强大的可玩性和包容性

  在市区陈女士家中的咖啡角,磨豆机、萃取器摆放整齐,精致的杯子叠放在一旁,开封的咖啡豆在她的细致操作下,开始散发醇香。经过萃取,陈女士的杯中缓缓流出了深褐色液体,表面浮起一层丰润细腻的油脂。这杯浓缩咖啡,是她幸福一天的开始。

  陈女士的咖啡之旅始于追求更卫生健康的日常饮品。“自己DIY做咖啡的起因,源于一次小插曲。”陈女士说,她是个咖啡爱好者,曾经连续两次在外喝咖啡出现腹泻反应,考虑到咖啡机、磨豆机都需要定期清洗,在咖啡豆、牛奶的选择上,自己做可能更卫生放心一些,她便有了购置咖啡机的想法。

  2023年,陈女士购置咖啡机后,开始学习咖啡豆的产地、烘焙深浅和研磨精细度的知识。“对我这种‘咖啡小白’来说,自己在家做咖啡可玩性和包容性比较强。”陈女士说,一开始她主要做牛奶加咖啡浓缩液、果汁加浓缩液或者饮用水加浓缩,当传统的拿铁、美式做熟练了以后开始尝试学习拉花,也带着孩子一起感受动手的乐趣。

  “自己做咖啡的目的不是想成为一个咖啡高手,而是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并且它的成本和经济支出都不是很高。”陈女士说,工作和家庭生活之余,会主动学习咖啡的相关知识,看到自己能萃出油脂丰富的浓缩咖啡、能拉出比较理想的拉花,心情是十分愉悦的。

  今年5月份,陈女士的探索边界又扩展至便利店调酒。社交平台成了她的“调酒学院”。“我会去便利店买些啤酒、果汁、伏特加、气泡水等,跟着视频复刻各种简易配方。”陈女士说,调酒的魅力在于制作简单,这些材料随手可得,成品颜值与口味兼备。“像我这样不常喝酒的人,这种微甜低度的小甜酒刚刚好入口,能好好享受微醺的轻松感。”陈女士说,甜甜的小酒也给她的生活增添了滋味。

  生活美学的DIY创意

  当年轻人开始亲手掌控饮品的配方,他们调配的不只是舌尖滋味,还有对生活掌控感与微小仪式感的双重追寻。

  在石帆街道工作的余女士本就是城市咖啡馆的常客,近3年却将兴趣转向自家厨房。“我特地购入了冻干咖啡粉配合便携打泡器复刻风靡的‘400次咖啡’。”余女士说,传统的咖啡是打发牛奶,而“400次咖啡”的关键是打发咖啡液,当绵密成泡的咖啡一点点和牛奶融合,视觉和味觉都得到了满足。炎热夏日,余女士还灵光乍现地将气泡水、鲜榨果汁与乳酸菌碰撞出夏日特饮,每一次随心所欲的混搭,都让寻常食材在杯中焕发新生。

  杨女士的饮品之路则更贴近日常实用主义与生活美学。“几年前,我发现同事喜欢在办公室煮茶喝。”杨女士说,煮过的茶水茶味很浓,她加了点牛奶没想到发现口感不错,从那儿以后便在家中复刻升级。只有奶和茶的成分,也是因为年轻人对食品添加剂的警惕。

  最近,杨女士又购入咖啡液自制拿铁,方便快捷。“我还特别喜欢收集好看的杯子包装。”杨女士笑着展示家中琳琅满目的各式咖啡杯和包装袋。为了便携省事,她还专门购入一次性透明咖啡杯,贴上代表生活态度的贴纸,既解压又方便。对杨女士而言,饮品不仅是味道本身,也是生活美学触手可及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