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4版:社区

左手柴米油盐 右手吹管舞步

周七:热爱生活自带旋律

  周七在练习电吹管。

  左手柴米油盐 右手吹管舞步

  周七:热爱生活自带旋律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海虹 实习生 厉雨嫣

  “周老师,可把您盼来啦!有一阵子没见你来公园吹了!”

  “这曲子吹得也太带劲儿了,好听!”

  “他手里那银光闪闪的乐器是啥?看着挺酷,学起来难不难啊?”……

  傍晚的市区清和公园河畔,58岁的周七往湖边一站,手里那支银色电吹管一抬,《映山红》《女儿情》等一首首曲子就顺着风溜了出来,不一会儿,散步的、遛弯的市民就围了过来。

  谁能把眼前这个舞台范十足的人和货拉拉司机对上号?安徽的周七于2024年夏天来到乐清,他白天握着方向盘在街巷里奔走,车轮碾过的是柴米油盐的实在;傍晚在公园湖畔吹奏,兴致高时忘情地舞一曲,流淌的音符串起了藏在日子里的浪漫。这左手握生活、右手牵热爱的模样,愣是把平凡的日子过成了带旋律的诗。

  从舞步到音符

  周七年少时就热衷跳舞,并将兴趣转化为谋生的技能,曾在上海从事一份舞蹈工作。然而,跳舞毕竟吃的是青春饭,敢闯敢拼的他随后辗转浙江、山东等地,开理发店、影楼、开货拉拉等,在生活的奔波中,他坚持苦练舞蹈,拉丁舞、国标舞、摩登舞等皆能游刃有余。

  2016年,他在义乌经商时,结识了一名姓胡的萨克斯老师,萌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当时他的初衷是能学会吹《映山红》就满足了。初学阶段堪称“噪音修炼期”,邻居们多有抱怨,他便用毛巾堵住萨克斯的吹口来降低音量。无论酷暑严寒,他常跑到桥下练习,随着日积月累,他能吹奏的曲子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好听。

  而他与电吹管的缘分,始于在青岛公园的一次偶遇。那天,他见到一位“光头哥”正在吹奏萨克斯,便主动上前搭讪。得知对方也精通此乐器,“光头哥”热情地邀请他展示一番。他毫不怯场,当即演奏了拿手曲目《映山红》,赢得满堂喝彩,两人因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在后来的交往中,他发现“光头哥”还会演奏一种新奇的乐器——电吹管,又称“电萨克斯”或“电子管乐器”,它既不像萨克斯那样形态独特,也不像黑管、长笛那样造型精巧,却充满了现代科技感,这种乐器在传统乐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能够模拟出上百种管乐音色,如萨克斯、长笛、小号、单簧管、双簧管等,甚至还能模拟打击乐和弦乐,让他十分感兴趣。

  在“光头哥”的指导下,他萌生了学练电吹管的念头。不过,那时他兴趣广泛,既要跳舞、吹萨克斯,又要忙于经商,练习时间总是零散不堪。直到疫情时期,他才真正静下心来刻苦练习。他说,电吹管入门简单、易于掌握,但要吹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却并非易事。这需要掌握发力、气息等技巧,还要对曲目有深刻的理解,懂得如何表达情感。

  从2020年至2023年,他对电吹管痴迷不已,不仅白天勤加练习,夜里醒来,脑海中一旦浮现出某个乐句,便会立刻起身练习直至满意。他笑道,电吹管可以插耳机,因此夜里练习也不用担心扰民,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中,倍感美好。

  从青岛到乐清

  在青岛生活七八年,周七早已适应这座城市的节奏,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将那里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然而,2024年,已在乐清工作七八年的儿子购房定居,渴望父亲能来同住。原本陪伴他在青岛生活的女儿也迁至乐清,面对家人们殷切的恳求,他最终虽满怀不舍,但仍尊重了家人的决定,便把青岛的房子、车子都卖了。临别之际,他把诸多音响设备等物品转赠给了青岛的朋友。

  “刚来乐清的前三个晚上,忍不住偷偷流眼泪。”初抵乐清时,他坦言极度不适,试图找份工作,可年近六旬,求职之路处处碰壁。无所事事又恰逢酷暑,他终日蜷缩在空调房里,被强烈的孤独感紧紧包围。最终,为了排遣寂寞,他考取保安证,并开始在抖音上分享自己的舞蹈和电吹管演奏,如今拥有粉丝28.5万人,获赞量达464.7万次。

  周七在乐清的第一份工作是保安。当时一小区物业人员在电话里得知他已57岁,原本有些失望,但在后来的面试环节,发现他精神得跟个小伙一样,便直接录用了。想到今后在小区工作可能难以抽身练习电吹管,上岗前他常常前往雁荡山、清和公园等地练习吹奏,也吸引不少路人驻足聆听,还有人主动加了他的微信。

  来乐清才四五个月,2024年12月,他报名参加了建发城投·缦云“乐来乐好·我要上春晚”乐清市才艺大赛。在乐成赛区海选现场,他与儿子、孙女同台竞技,不仅令观众赞叹不已,更让评委们一致亮牌点赞,三人均成功晋级。“海选时我演奏《骏马奔驰保边疆》,本想将《映山红》留到决赛,但复赛时因乐器与音响未能完美配合,遗憾没进入决赛。今年如果有比赛,我还想参加。”周七笑道。

  保安工作过于清闲,让天性好动的他难以忍受,勉强干满一个月便辞了职。没想到不久后,他竟凭着电吹管很快谋得新职。某日在清和公园练习时,他注意到有位男子凝神聆听许久。待曲终人散之际,男子上前攀谈,盛赞他吹奏技艺精湛。交谈得知对方姓陈,在乐清经营电吹管工厂,正想聘请销售兼培训讲师。周七暗自欣喜,能将工作与爱好结合实属幸事,当即欣然应允。没多久,一名杭州姓崔的花草老板特意跑到周七所在的公司,跟他学习了两天电吹管,就速成了《映山红》这首曲子,十分高兴。

  从热爱到坚持

  “既然有份称心的工作,何必还要把自己折腾得这么累,跑去开货拉拉呢?”面对记者的好奇,周七笑得直摆手:“我这人生来坐不住办公室,一天不出去活动活动筋骨,浑身就像生锈似的不得劲!”工厂上班时间灵活,他就把空闲时间塞进货拉拉的驾驶室,既能到处溜达,又能自己说了算,这自由劲儿,正对他胃口。

  别看周七跑货运风风火火,生活里却是个把日子过得像钟表般规律的人。每天22时30分准时休息,次日凌晨4时30分起床,然后雷打不动练上半小时电吹管,再去街角吃份“标配早餐”:一碗粥、一个鸡蛋、两菜包,6时多便发动货车,在乐清的街巷里开启新一天的穿梭。

  搬货时上上下下、忙前忙后,但他不觉得苦,甚至“享受”其中。“我不喜欢有大肚腩,所以平时也注重身材管理,每天干活,浑身舒坦!”他告诉记者,有时遇上想搭把手的客户,他还会乐呵呵地“护食”:“别别别,您这一帮忙,我今天的运动量可就不够啦!”

  独乐乐哪有众乐乐来得痛快?近两年来,周七左手抓着两份工作,右手还在线上开起了公益课堂。学生来自陕西、海南、贵州等地,如陕西的薛大姐跟着他学了三个月,就会吹5首曲子,如今还能组织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玩电吹管。

  就连开货拉拉,他都能“捡”到徒弟。有一回给一家批发店送货,搬完货歇脚时刷抖音,老板蒋先生凑过来一看,眼睛都直了,视频里那个既能跳舞、又能把电吹管吹得行云流水的人,不就是眼前这个汗流浃背的师傅吗?“太意外了!”蒋先生对电吹管也十分喜欢,周七便趁着跑车间隙教他,四个月后,蒋先生也能把《映山红》吹得有模有样了。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这句话在周七的抖音视频里反复出现,像是他用旋律写给生活的注脚。在他心里,电吹管早不只是个乐器:既练了肺活量,让身子骨透着劲儿,又愉悦身心,那些跑货时的累、生活里的杂,仿佛都被音乐轻轻拂去。心里头亮堂了,浑身的精气神也跟着提起来,连脚步都轻快几分,这哪是在练乐器,分明是在给日子谱上快乐的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