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
朱镜宙文化公园暨朱镜宙纪念馆开工
![]() |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常权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命脉,也是一个城市影响力和软实力的载体。为进一步开发、挖掘和弘扬朱镜宙先生的优秀文化资源和价值,加强文化交流,提升历史名人文化品牌,丰富千年古县文化内涵,10月20日,朱镜宙文化公园暨朱镜宙纪念馆在虹桥镇瑶岙村举行开工仪式。
出席嘉宾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朱清时院士及夫人,还有乐清市人大、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以及温州博物馆和乐清市文广旅体局、市资规局、市社科联、虹桥镇、三禾文化俱乐部、市慈善总会、市历史学会等有关单位人员。
瑶岙村,是一个有着8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村落,拥有标志性文化古迹“寿宁堡”,号称“温台第一关”。朱镜宙先生,字铎民,自称雁荡白衣,1889年出生于该村。他的一生经历丰富,从事过报业、金融银行业,参加过北伐,当过财政厅长、税务局长;交游广泛,与新旧文人、章门弟子、辛亥志士、民国报界、南社成员、少年中国会、华侨、财经金融(政界)、佛教界过从甚密。历任甘肃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川康区税务局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颇有官声。在家乡,好善乐施,设义仓修水利,屡建奇功,饮誉乡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作为章太炎先生的女婿,传承其学术衣钵,与当时社会各界广泛交流,大量的观点隐匿于书翰之间,其中就包括他收藏当时大批社会贤达名人的手札、字画等,数量之多,层次之高,实属罕见,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朱先生在离大陆赴台之际,慷慨将这批文物悉数捐给文物单位,后归温州博物馆收藏。其中不乏如章太炎、蔡元培、张元济、胡适、马一浮、马叙伦、谭延恺、于右任、邵力子、章士钊、沈钧儒、戴季陶、黄炎培等文化巨子、政界要员的手札、字画……这批文物极大丰富了温州博物馆的馆藏内涵和品质,也成为该馆收藏民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批藏品,珍璧至今。
朱镜宙文化公园,由瑶岙村民朱章义及其父亲朱兰梅先生发起,2018年经市发改局立项,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得以正式破土动工。一期工程重点建设朱镜宙纪念馆主体工程,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以多个展厅和多功能厅为主,融合会议、接待、办公等辅助功能。纪念馆将成为瑶岙村一座独具特色、别具一格的文化遗产地标,不仅打开了现代面纱下的千年瑶岙古村文脉,也将成为一个激励人心的场所,让更多的人学习传承朱镜宙先生的伟大贡献、爱国精神,让朱镜宙先生的精神永远熠熠生辉。
文物见证历史,凝聚文明传承的力量。“博物馆是一所大学校”,当前,温州正在广泛深入开展打造主体多元、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民办博物馆之城,通过利用引导丰富的民间资本,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提升文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实施以乡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乡村博物馆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保护利用体系和多元化利用模式。本次朱镜宙文化公园与纪念馆动工,就是民间力量参与,推动“私家珍藏”走向“社会共享”的很好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