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徒煎熬
■胡椒
某新学年开学,老师让我们轮番上台自我介绍。有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最讨厌的明星是贝克汉姆和周杰伦。话音未毕,全班哗然。此后,好些个同学上台言说周杰伦是自己的偶像,其中有个帅气冷酷的男生更是撂下狠话:绝不容忍有人对杰伦有任何的不敬。
不出半年,那位讨厌杰伦的同学就转学离开。
不知道背后何故,是否多少与杰伦的爱恨情仇有关。
记得有次食堂吃饭,讨厌杰伦的同学甫一落座,同桌几位喜欢杰伦的乐迷就哗地一阵全部离席,以示割席断交的决绝,不耻同桌。
那时候我还是乐盲,几乎鲜少听过流行乐坛的音乐,也不了解周杰伦到底是何方神圣。只是见过他的乐迷拉帮结派,处处生造孤立的事端,心里多少有些许不平,暗里较劲,以后几乎没有主动听过杰伦的任何音乐。即便后来与伊结缘,哪怕周杰伦是她的超级偶像。有时候她与我聊起周杰伦,我也是敷衍着虚以委蛇。许多年来,因着早先的古怪立场,我始终对周杰伦音乐敬而远之,回避三舍。
自伊走后,因着某些追忆的机缘,我慢慢开始听一些杰伦的音乐。
相比早年的高产,杰伦现在鲜少出新。2022年的专辑《最伟大的作品》出来后,网络的声音褒贬不一,许多人都在质疑周郎才尽。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在新世纪横空出世,别具一格的音乐风格几乎让所有人耳目一新,为之震惊。他开始斩获名利,收获无数的粉丝拥趸,不出十年就以肉身封神,之后似乎就成了华语流行乐坛长久不落的太阳,孤独的王。
今年我突然回顾翻听周杰伦早年的音乐,一次次为之赞叹折服。
二十年前的音乐,抖落周身积攒的尘埃,以一种记忆与想象所交错的阴翳,笼罩住一个迟到二十多年听众的心房。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
周杰伦的音乐,回到那个时代的流行乐坛,是超前的;放到现在,亦是绝后的。
我为自己二十年来的自闭和愚昧深感自责,于是挨个给身边那些喜爱周杰伦的朋友发信:承认他们对音乐对艺术的品味领先超越我二十年,感谢他们对杰伦的喜爱使一个音乐天才不为时代所埋没。
周杰伦戴上众人捧上的王冠,必然也要承受王冠上的鲜花与荆棘。因着他的神化,众人对于他的期盼也变得苛刻。人们期盼神的时候,往往忽略掉其实神也是凡胎肉身,也有七情六欲,也有脆弱的际遇和无常的命运。
周杰伦,周星驰,郭德纲……这一众封神的人,在平步青云睥睨众生的同时也要禁受高空上常人难以想象的晕眩与风寒。
我们老生常谈:名利是一把双刃剑,不该在争名逐利里迷失自我与初心。
漂亮的话谁都能开口即来,事实是真有一天,你因命运造势而跃上万众瞩目的风口,因着名利的裹挟与席卷,诱惑与激荡,你决然会被深渊吞噬,摔得粉骨碎身。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亘古的铁律,人心的贪婪与脆弱,是绝难承受神的光芒。
我常见许多人,在各样的圈子里,毋管是功成名就还是小有名气,各种飘,各种作,各种不可一世的。倒也无可厚非,毕竟人就是这么个东西。拿我换作他们的状况,兴许作妖更甚。
哪怕是心智良善的霍比特人,戴久了至尊魔戒,也要如咕噜般说出那句经典名言:My precious!
只是可惜了那么多有才华有见识的仁人志士,因着名利的运动,再不能创作出随心所欲的优秀作品。
这些年,我愈发体会到默默无名其实是平凡人的福报。
一辈子可以默默无闻地操持自己的爱好,专注创作个人的作品,无有外人与名利的打扰,这实乃三生之幸。
回到周杰伦,二十年来,他对这个世界的感悟与想象,业已通过音乐的形式向所有乐迷毫无保留地奉献。我们也不必过分苛求《最伟大的作品》是否是他最后枯竭的才华,相比现在流行乐坛的一众魑魅魍魉,杰伦确如神一般的存在。
神者,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