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乐斋名知多少(廿七)
■张炳勋
古藤别墅原在翁垟十八湾
陈公荻洲,一作笛舟,籍隶吾乐翁垟。榜曰“古藤别墅”。度其藤萝缘墙入室,别添一景,兼喻坚毅不屈也。
公赋才俊逸,远震文名,尤性孝友,人所难也。其高堂病笃,医者束手,公刲右臂肉,取肉汁和药进之,病遂痊可。又胞兄染疫病,人多避之。独公日侍左右,量药秤水,不敢离一步。人多惧其沾染,劝避之,竟谢之曰:“岂有骨肉濒危,而视若途人乎?”果乃兄无恙,其亦无恙,论者以此奇之。
公设帐多年,门中桃李,无负陶成,著录者达数百人。塾中多楹联,大雅宏达,一觇气骨,人多诵之,谨录一联:
所处满三径蒿,杜门养性;
不如识一丁字,学古能文。
上联谓汉张仲蔚处此蓬蒿没人,时人莫识也。下联云唐张弘靖谓军士曰“汝曹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
后其应聘为高园黄宅西席,宾主甚为相得。迨夜课散后,于古香楼作长谈,凭栏远眺,或仰天狂歌,甚有欷歔泣数行下。盖时国步艰难,日惊鼙鼓,有慨于中欤?兹有题黄昆南感怀诗后,计三律录一:
风云意气走龙湫,万丈词源腕底收。
下笔才如泉出峡,知君心似月当秋。
乾魂坤魄阴阳秘,雨骋风驰天地愁。
恩怨分明返往事,夜寒歌哭漫搔头。
及乐成文昌阁落成,公来一游,大触吟兴,制联十馀对,卓荦为杰,纡徐为妍,真可谓良工之璞。洪潜国诗人《文昌阁》一诗结句“苦吟最爱陈无己,佳句留题墨尚香”,即谓此尊作,选录于后:
高接重宵,飘飘然有凌云气;
俯视一切,洋洋乎得大海观。
高占上流,喜水转成文,一尘不染;
欣瞻彼岸,恰峰环如画,四壁皆春。
藜阁喜初成,愿此间萃聚英才,炳为虎变;
梅溪堪尚友,冀多士咸登科第,光继龙图。
建阁障洪流,溯双瀑徐来,涤我心源如许活;
登楼骋远瞩,快一层更上,出人头地自然超。
揽兹山凤翥龙蟠,觉雁宕玉虹,岩壑雄奇争辅相;
喜多士云蒸霞蔚,溯梅溪二谷,文章崛起证渊源。
南浦别墅在柳市高园
黄公式苏始尝榜“南浦别墅”,此“南浦”源出《楚辞》“子交于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引申为“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实慨家国之痛,兼抒朋旧之恋也。
清光绪壬辰(1892),时公十九岁,由尊人挈其偕伯兄就试温郡。乃尊人忽病痢,日夜数十起,体向羸弱,至是益惫,致陪侍徬徨失措,幸叔父鼎瑞孝廉同寓,急延医诊治,而解救无方,膝下两子夜祷于天,愿以身代,然乃父气益逆汗出,倦而就枕遂卒。为子者尚乏建树光大门户,私衷不无惭怍耳。
及隔十年,适中壬寅辛丑恩正并科举人,第四十八名。公之叔父前中举第八十四名,故有句云“一战捷秋风,列名前予倍”。宅第立匾“登科”,后先辉映,致沙川黄氏大宗悬有“叔侄登科”匾,宗族引为一荣。又中举后赴县谒知事何息庐,始于拜帖书“侍晚”,退帖不见,继改为“世侄”,复退帖不见。三更为“门人”,何县令亲出而迎之。此“三易拜帖”,独垂青眼,奖掖后进,洵一美谈。
后公任温州师范学堂监督,恰武昌首义,通檄全国,温郡人士集议响应。时温处兵备道郭则沄,系公同科举人。因衔命往访郭氏,晓以大义,喻以利害,同意交出印符携眷去沪,遂礼送其出境。温郡革命政权未经流血建成,公实与有力焉。
后公服官十载,风清两袖,清贫自守,唯以诗鸣。届五十寿,故旧及门为之刊集,此即《慎江草堂诗》也。尝被诗坛巨擘陈衍编纂《近代诗钞》《石遗室诗活》所收录,致翔声南北,诗名大著。今录夏瞿禅大词人答谢长句,题曰“湖上呈黄仲荃丈,谢贻诗集”:
暂信闲中日月奇,望衡一老许淡诗。
今之从政民何罪,公亦长饥世可知。
有约林泉思掉臂,相看海岳又移时。
慎江一集琴翁后,此席名山更让谁?
第五句谓时约游烟霞洞,第七句云近人以先生《慎江草堂诗》继逊学斋。此瑞安姚味辛与人书,吾瓯诗人继孙太仆而起者,当推黄胥庵老人,公闻之滋愧。其赠姚氏诗写及:
大仆当年响大名,论诗瓯海最心倾。
相提及我为惊走,继起知谁足抗行。
夏瞿禅教授今被尊为一代词宗,当年公有“次韵奉酬夏瞿禅”之作,足证翰墨因缘。诗云:
犹读丘坟尔亦奇,抗怀岂独薄骚诗。
已无鲁壁书安在,又见秦灰道可知。
俎豆漫伤今不祀,乾坤试问此何时。
名山自是吾曹事,料理丛残更待谁。
曵泉精舍在北白象瑞里
“曵泉精舍”,吾乐陈铭石先生寓宅,其名格,一字明夷,系春波公哲嗣,由邑西莲池头村迁住瑞里村,一作十里,为郑姓聚族之居,堪称郑公乡。乞迂叟作台门联,爰以七言联应之,曰“述德最宜太丘长;卜居独喜郑公乡”。及刻制,主人省去两字,为五言联云“述德太丘长;人居郑公乡。”删略胜原作否,复谁定评?
先生系清庠生,蜚声黉序。继逐新潮,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旋归国治古文字,雅有典则,兼好金石,兴至治印,淡雅简疏,饶有风韵。曾于吾温开设“慎江山房”,售书为业,一觇世守儒素也。
先生性刚介,然谊切同乡,与前辈郑公淡如、张子云秋等过从弥密,聊堪娱悦。张子有赋答一律,以志钦佩,谨录于后:
腹有诗书岂偶然,吟情超逸拟坡仙。
纵谈眼底无馀子,写出毫端不让贤。
三岛归弹忧国泪,短檠坐著养生篇。
骚坛此日方张帜,寥落声名二十年。
从知先生当年译有优生篇,见之简注,乃早佚矣。
幸民国乙亥(1935)《浙瓯日报》载其《五十五吟》长句一首云:
苦恨当年浪绝裾,蓬山回首竟何如。
百龄俄顷惊弹指,三径荒芜忆旧居。
衰朽自嗟臣已老,飘零我况计全疏。
放怀一笑真无赖,商略沧江读父书。
中多寄慨,有味外味。
先生与吴子天五交谊,自非泛泛,前报载和天五韵一律:
亦知来日事堪哀,活国难凭水一杯。
强为低迷思往迹,绝无意绪更登台。
泥人酤酒有时有,置我馀生才不才。
听到微云疏雨句,几回临去几裴回。
下加注云:来诗有“春雨不关花锦绣,蜃阴欲结海楼台。惜吴子赠作已佚。后形诸梦寐,赋有两绝,入编诗集,题为“梦与陈明夷翁会晤于徐堇侯海棠巢,怅然赋此”,录后亦一轶闻。
衣有流尘鬓有霜,诗癯犹是昔年狂。
神交不隔幽明路,但说相逢各老苍。
于园胜侣散如烟,更莫沧桑问曵泉。
三十年中多少事,梦中依旧海棠颠。
于园位于吾温沙帽河,为徐子岳父吕公文起宅第,后其迁寓于此,内有海棠巢,陈翁明夷常过此纵谈,致称为“海棠颠”也。
浮云书屋原在清江北塘
傅氏式说,籍隶吾乐清江镇北塘。取名来由冀学殷朝中兴名相傅说,史载说未遇时,隐于傅岩,操版筑业,故其别字筑隐,一作宗瀛,乞书坛泰斗曾农髯题其庐曰“版筑遗风”。其又觉浮云世事空,改斋名“浮云书屋”,赋有七绝云:
人生来去太匆匆,如此浮云过太空。
未必浮云都自在,关山阻碍性相通。
其兼爱数理,倍重外文,造诣精到,试辄夺魁。曾东渡扶桑,研习地质学,毕业日本帝国大学,益增龙门声价。后曾供职厦门大学,乃该校薪资,偏颇之象,大滋物议。掌校解聘欧元怀、王毓祥及傅氏,遂酿学潮,数月不解,由三教授率数百弟子离校,于沪江自创大夏大学,致三教授声名大彰矣。傅式治学弥勤,有化学译著行世。且偏好杯中物,与诸同仁觞政拇战,连浮大白,却无酒色。特置一册,命名《酒国春秋》,排日作饮酒记录,各各意态若仙也。
傅氏于同乡赵子树声为工运百折不挠,大计新猷待展,竟抱沉疴遽殁,爰吊一联文情凄咽,联云:
雹散霜凋,歇浦同悲工学党;
风凄云暗,玉楼应召归去来。
一自抗战军兴,万民同仇敌忾。然汪逆卖国,傅氏碍于腐论,欲叨馀荫,奔走伪廷,竟有认贼之势。其戚友大惊,严辞诘责,导明大义,保全名节。而傅氏矢口否认,借诗明志,以释众人之虑,诗曰:
三径秋深一梦惊,坚贞晚节记分明。
孤芳自有知音赏,千载还寻彭泽盟。
奈傅氏昧却天良,终为附逆,出任汪伪铁道部长、浙江省长等职,大恶消息传来,乡人以此为耻。
傅氏俪配箓君,系国学大师章太炎侄女,夫妇两喜吟咏,裒有《箓竹轩联吟图》,图之引首,托人乞名士张公元济赐题,附呈面额十一万元储蓄券支票。公诧异仅仅六字,润笔若是丰厚,细视支票,末端盖有“傅式说”印记,鄙其文人无行,当即拒金怒斥。不数月抗战胜,傅氏终以汉奸罪伏法。
庆春小筑原在乐成庆春巷
民国期间,吾乐以法学著称,允推林丈佛性,名彬,籍隶翁垟高垟。其毕业于北京大学法科,为蔡元培校长所得士也。学成执教北大,化雨敷泽。旋国设法制局,丈被延揽就任编审。厥后立法院成立,获任首届立法委员,连任四届,垂二十年。且兼法制委员会委员长,崇论闳议。厘订、起草大法、法规不下数百种,蜚声法界久矣。
丈向敦敦孝谨,冀沐萱阁春晖,特于乐成构筑别业,故人洪伯容博士慨赠地基,劳胡印心先生经纪,及落成主人赋五古一首,该宅位于乐成庆春巷,遂榜曰“庆春小筑”,题曰“寄题乐成庆春小筑,用用少陵寄题草堂韵”,节录于后:
龙游无定所,鹄鹤性亦然。
人生安随遇,奚必好林泉。
顾为慈母养,卜筑须静便。
洪公知我意,让地世谊延。
胡君费清神,经营阅岁年。
敢求亭台备,稍取风槛坚。
仰观双塔云,俯瞰东西川。
採笋城后山,垂钓南郭船。
谓此娱老亲,庶稳北堂眠。
奈时值抗战,丈羁留巴蜀,躬养未能,连宵归梦。忽传母弃养,伤悼靡及,因缀韵语,得三十首,谨录两章,证其哀思:
自叹何曾展寸长,客途国步总堪伤。
盐车登坂难千里,铁骑扬尘暗八方。
拟待时平辞蜀道,归随亲老隐江乡。
悠悠此计总成梦,辜负慈恩痛断肠。
欲述亲恩乏妙文,衰年犹许子离群。
直愁归历长途险,特嘱病毋远道闻。
逝别何之魂缥缈,瞻依无尽梦纷纭。
未能侍侧当临殁,百死难偿罪一分。
时民国己卯(1939),其令堂享寿八旬有二。
其终天抱恨,因供职在渝,不克奔丧,继之撰一百零二字长联,抒哀哀抱痛,联云:
儒冠果贻误欤?外无以报国,内无以荣亲。生常远别,殁未奔丧,将焉用有此儿也?卒闻讣电,莫悉措施,蜀道独羁身,凄绝兵戈归棹晚;
母德真尽善矣!小则各持家,大则如济世。壮极辛勤,老犹惜福,更何让于古人哉?窃喜高龄,得遂终养,瑶池偏促驾,萧然风木满门哀。
丈于1958年7月身殁台岛,享年六十有九。闻其易箦之时,台大法律系学生不期而聚者数百人,号哭其师,哀恻动人。丈丧仪隆重,吊挽甚夥,于右任、陈诚等冒暑亲来致祭,附陈之挽联:
宿望忆前徽,澄怀清对乌台月;
孤吟传秀句,归梦遥随雁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