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2版:特别报道

白衣战士的付出都应被记念

  大疫面前,彰显担当。医疗体制有公私之分,医务人员没有公私之分

  「乐清观察」

  ■王冬敏

  3月20日,浙江省公布了2018位浙江援鄂人员详细名单。在这次新冠疫情防控战中,浙江省先后派出17批次共2018人驰援湖北武汉、荆门,累计经管患者1162人,诊疗重症危重患者803人,出院、转院(科)732人,其中治愈出院513人,充分展现了浙江担当与浙江精神!这其中也有不少来自民营医院的医护人员。(据3月20日“健康浙江”)

  在全国一盘棋的战疫模式中,乐清作为浙江曾经的最重灾区,日前实现了新冠肺炎住院病例清零。这里面,既有广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以命相博,也有民营医院医护人员的艰辛付出。他们同样是白衣战士。

  据浙江新闻客户端等媒体报道,民营的乐清友义骨伤医院1月25日接到紧急征用通知后,很快完成了105个病房的改造,次日收治了第一个留观病人,至今还有医务人员奉命驻守,为返乐企业人员检测防疫。民营的乐清经济开发区医院捐赠10吨84消毒液,组织20名医护人员参与多个驻点医疗救护,支援其他医院移动消毒设备。同为民营的凤凰医院,派出医务人员赴温州机场,参与境外人员返温的检测防疫任务。还有很多个体诊所医生在歇业期间走上战疫一线,与全体乐清人一起相助守望。

  大疫面前,彰显担当。医疗体制有公私之分,医务人员没有公私之分。民营医务人员进入隔离病房,面临着与4万多援鄂医护人员同样的危险。乐清重灾区帽子那么早摘下,他们的付出也应被记取。这些民营医院目前也在复工中,确切地说,疫情期间他们从未停止工作,现在只是在调整工作重心,回到正常接诊状态。

  从医疗行业来说,这些民营医院在某些专业领域存在着竞争,包括与公立医院的关系也是如此。从患者需求来说,医院有竞争才有更好的选择,患者会用脚去投票。但在疫情面前,民营医院医护人员的付出同样令人感动。公立医院专家对他们的指导与支援,“公私”医生在隔离病房里共呼吸同命运,有着同样的深刻感受。灾难临,他们是理所当然的战士;灾难退,他们也是理所当然应被记取的勇士。

  莆田系民营医院确实伤透了老百姓的心,甚至成了谋财害命的代名词。但同样是民营机构,像丁香园、春雨医生,又解决了多少患者的就医需求?这里面有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一个简单的逻辑,医疗资源丰富,是一方百姓之福。上海、杭州公立医疗资源丰富吧?但民营医院依然有良好的生长空间。民营医院也应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真诚服务当地公众,吸纳公立医院的专业精神,打好差异化牌子,其生存与壮大也很有前景。民营医院在疫情面前勇担道义,既是树立医院形象的良好时机,也是医者精神的光大之机。德不孤,必有邻,同理,医德不孤,必有患邻。

  病毒凶恶,全球告急。也许会有人觉得医护人员如此付出不值得,但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下,不管何种体制的医疗结构,只要是白衣战士,他们的付出永远值得。先把身体救治好,才能谈救治灵魂。(作者为乐清市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