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3版:城事

宣传车开进农村纳凉点

  宣传车开进农村纳凉点

  本报讯(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海虹 通讯员 余甘棠)“快看!那辆车真特别,车身上有个大屏幕在放事故视频。”9月22日下午,北白象前西岑村老人亭旁突然热闹起来,一辆印着“美丽乡村行”字样的视频宣传车缓缓停在村里人气最旺的纳凉点附近,瞬间成了村民们围观的焦点。这是乐清市交警大队为农村群众量身打造的“移动交通安全课堂”,用接地气的方式,给大家上了一堂秋季出行安全课。

  这辆“会说话”的宣传车,可是此次活动的“主力选手”。车身上的大屏幕一开播,就牢牢抓住了村民们的目光:画面里,有人骑电动车没戴头盔,摔倒后头部重重磕在地上;还有行人横穿马路时,差点和机动车发生剐蹭;大货车盲区引发的事故画面,更是让在场的老人们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没有枯燥的说教,全是真实案例拆解,农村出行中常见的隐患被直观呈现,不少村民看完后连连感慨:“原来平时这些小习惯,藏着这么大的危险!”

  视频播放间隙,市交警大队工作人员拿着宣传资料“趁热打铁”,用一口地道方言和村民们唠起了家常。“张大爷,您平时骑电动车买菜,头盔可得戴好,这可是‘保命盔’!”“李大妈,过马路别着急,多看看两边,大货车那些‘看不见的角落’可得躲远点。”工作人员一边发宣传折页,一边结合村里常见的交通陋习,耐心教村民们规避风险,提醒大家不闯红灯、不逆行,把安全记在心里。

  这场把课堂设在纳凉点的宣传活动,没有距离感,全是实在话。而这辆走街串巷的视频宣传车,也成了农村交通安全的“流动宣传员”,用村民“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补上了农村安全宣传的短板,为秋季农村出行筑牢了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