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穿针引线 体验花边公益课
来穿针引线
体验花边公益课
本报讯(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徐琴微 实习生 杨景涵)8月17日、8月24日9时30分,乐清市非遗馆推出“乐清花边”公益体验课,向16周岁及以上市民开放,限额25人,在飞针走线中对话匠心,守护非遗。
据了解,本次公益课特邀浙江省百名女红巧手、温州市乡村工匠、乐清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安丽担任授课老师,王安丽长期从事乐清花边工艺传承工作,尤其擅长将传统抽纱工艺与十字花绣法相结合。
乐清花边又称“万缕丝”,是乐清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这项技艺始于20世纪20年代。花边制作以棉线、麻线、丝线为主要原料,通过抽纱、绣制等工艺在不同布料上形成精美的镂空图案。其独特的“挑花”技法要求针法严谨、力度均匀,成品图案惟妙惟肖,堪称民间工艺一绝。2009年,乐清花边被列入乐清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两次课程中,学员们将在王安丽的指导下,学习基本的挑花技法,绣制一方手帕。通过一针一线的实践,参与者不仅能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更能体会到匠人精神的传承。希望通过这样的公益课程,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这项传统技艺,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