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2版:时评

让绿色金融之路越走越宽广

  让绿色金融之路越走越宽广

  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更好满足各类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

  ■徐剑锋

  近日,乐清农商银行向柳市某电气企业授信碳足迹挂钩贷款额度1400万元,发放贷款545万元,标志着温州市首笔电力电气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落地乐清,为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融合发展作出有益探索。(2月21日《乐清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强化财政支持、税收政策支持、金融支持、价格政策支持。当前,绿色低碳产业异军突起,美丽乐清建设风起云涌,都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强力支撑。我市以产业绿色转型为导向,以标准体系建设为抓手,积极搭建政银企共同发展平台,提升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效率,不断健全机制、创新路径,逐绿而行、点绿成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温州首笔电力电气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落地乐清,为金融支持电气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双碳”战略下,发展绿色金融势不可挡。正所谓“产业政策导向引领资金投放方向”,做好绿色金融的大文章大有可为。因此,要大力引导金融资源向低碳、环保、节能、降耗等领域聚焦,既要支持工业企业绿色升级,也要助力农业领域绿色发展,还要推动能源体系绿色转型,更要促进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用更多的真金白银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细数近年来的绿色金融成果,无论是推行电力电气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还是创新排污权抵押贷款模式,乐清金融机构从产品端发力,不断加大绿色信贷产品与服务供给力度,绿色信贷总量稳步提升。在此基础上,要推进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与生态价值挂钩,紧紧围绕产业所需、项目所急、企业所求,不断拓展“绿色金融+碳汇”“绿色金融+污水处理”“绿色金融+农户碳账户”等模式,积极打造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担保等产品,而且要“不搞大水漫灌,多搞喷灌、滴灌”,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更好满足各类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

  这几年,乐清不断优化服务平台,丰富金融场景,借力银企对接、项目路演等,凝聚起强大的绿色金融力量。金融服务“优”无止境,在丰富风控工具与手段的基础上,要立足24小时金融服务不打烊,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建构线上线下立体式、一站式的服务模式,落实货币政策直达工具,当好金融服务金牌“店小二”“急郎中”,不断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和风险抵御能力,让绿色金融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作者为时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