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时评
3  4  
发呆5分钟
能“充电”几小时?
在浩瀚太空展现中国自信与豪情
称呼丈夫不叫“老公”
叫“外子”?
产品个性化
趋势不可挡
打伞上课
“大拆大整”:补短板保民生
发现“问题食品”
不能依赖考古学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0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在浩瀚太空展现中国自信与豪情
2016-10-20

    ■杨骏

    北京时间19日凌晨,亿万国人都在关注这难忘的一刻: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对接后,舱门打开,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进入天宫二号,微笑着向我们挥手致意。

    轻松而美好的一刻,展现的是中国人的自信与豪情,而这一刻,也因其历史性意义而载入中国乃至世界航天史册。

    敢上九天揽月。飞天,寄托着中国人矢志赶超的梦想,正成为中国空间实力的标尺。

    虽然在有些外国专家看来,中国航天技术与美俄相比还有差距,后者上世纪60年代已掌握交会对接技术;虽然此次33天太空之旅,仅是中长期太空驻留的一个准备阶段,难以同国际空间站中动辄半年以上的空间栖息媲美。然而,中国航天奋起直追的劲头儿、日新月异的速度让全球惊叹,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回顾以往,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往前奔。从2003年首次发射载人飞船,到执行“多人飞天”任务,紧接着实现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太空实验室对接,如今是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对接……实现这一切,中国仅用了不到15年时间。

    展望未来,2020年左右中国将建成空间站,再往后几年,它可能是国际空间站退役后全球唯一的空间站。

    这一切,应归功于中国人数十年来的矢志不渝。

    曾记否,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早年在美国大学读书时,一名美国学生嘲笑中国人只会抽鸦片、裹小脚,愚昧无知,给年轻的钱学森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屈辱记忆,励志回国报效祖国。从外国人的嘲笑,到今天景海鹏、陈冬自信的微笑,沧海桑田,中国人体验的情感,一言难尽。

    一个人需要有自信,因为它是通往成功之路的起点。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自信同样弥足珍贵。

    飞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看到,老一辈科学家苦心孤诣,新一代人奋发图强,让中国人有了不少可以载入史册的航天圆梦故事。“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中国航天用60年,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我们还看到,16国参与的国际空间站没有中国身影,这反而激励起中国人自主发展载人航天的决心。较少投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中国航天用创新证明实力、击碎偏见。如今,“期待进入未来中国的空间站”成为外国宇航员与专家频频提起的话题。

    历史的长河潜流深沉,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发现水道令人惊叹的转换。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矢志不渝,多年的沉淀,终于使中国人在距离地球表面约400公里的轨道上翱翔,让400余项载人航天技术成果转化,惠及民生……

    中国航天人创造的已不只是中国历史,这一切早已成为人类发展和航空探索历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不少国家将精力、资金转到其他领域时,中国矢志飞天,再次激发起人类抬起头来仰望星空的豪情壮志。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在更高更远处探索宇宙和未知,始终会是中国人不懈努力的方向。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在浩瀚太空展现中国自信与豪情

    敢上九天揽月。飞天,寄托着中国人矢志赶超的梦想,正成为中国空间实力的标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时评 00003 在浩瀚太空展现中国自信与豪情 2016-1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