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时评
3  4  
男女员工混居:用工单位怎么留人
弱冠之年再出发
从区域通关一体化看“港口大市”建设
知法犯法
阶梯水价要体现以人为本
“逢节必禁”让官员“倍思清”
喜迎“国庆”虹桥名品步行街感恩十周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0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弱冠之年再出发
2014-10-01

    全眼看天下

    S

    hiping

    ■首席评论员 张全

    乐清日报复刊20周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能够在报社里呆那么久,现在还处在采编一线的,委实不多了。有些曾经的同事,碰了面名字都快叫不出来了。但是报纸还是这张报纸。

    说起来,报社的工作确实很辛苦,这种辛苦,新闻业外的人很难体味,找料的压力,截稿的压力,审稿的压力,报道质量不如别人的压力,把编辑记者们折腾得三餐不香睡眠不良。这种压力说穿了,是对未来工作内容不确定性的担忧——尽管读者从未见过报纸开天窗,但未成版前的各种可能性,使得老编老记时时持应激心态,肾上腺分沁过多定会带给人许多难受劲。许多人因为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或不愿继续承受这种压力,慢慢转行或退去了。

    而留下来的人总有留下的理由。其中固然有职业不可选择的原因,有养家糊口的动力,但更多的出于职业的吸引力。这就是上文提到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给人压力,同时也给人一种探索未知、渴求答案的魅力,一种在形态上每天都有所谓“成果”可体味的成就感。

    乐清日报20年,说起来还只是个弱冠青年。

    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我们的感觉也是如此,尽管报纸形态内容已经成型,但新闻终究靠人的能力,媒体与媒体间比拼的是人的实力。因体制等因素,县市报的先天人才集聚能力不强,加上坚持者不多,对新闻的敏感性、判断力、做大做强做深的能力有限,有时即使自己花了很大的力气,结果做出来的东西与外面报纸一比较,相形见拙感油然而生,这最让人气短。但是读者很少想到这一层(他们也确实没有这样想的义务),认为所有的报纸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办得好的,就点赞,办得差的,就吐槽。

    而比这更令人揪心的还在于报业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正如林晓峰书记所要求的那样,充分运用新理念、新媒体、新技术,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整体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说实在的,无论是微博、微信抑或将来更新形态的传播手段,信息到达读者大脑将越来越快、越来越即时,这是大势所趋、技术必成,而县市报如何植根本土,研究读者之所需,建立媒体对事件的观点解读新高度、信息到达新速度、内容服务新宽度,也是不容忽视新课题。

    弱冠之年再出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时评 00004 弱冠之年再出发 2014-1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