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峰 近日,乐清某企业办结了首票自上海口岸通关的区域通关一体化货物进口。乐清海关相关人士表示,一体化之后,既大大节约通关时间,还能使通关成本也降低20%到30%。(9月29日 《乐清日报》) 9月22日海关总署发布,同步启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和广东地区这三大中国经济引擎带的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数据显示,三地的报关单量接近于全国海关总报关单量的八成;这种“多地通关、如同一关”的通关一体化变革,不光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一项重大海关改革,而且对于打破地域和关区的行政界线,对于搞活市场搞活企业,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以及对于当前“稳外贸”等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未来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肯定也是发展大方向。 乐清是工业大市,受本区域口岸条件的限制,许多进口原材料和货物都需要走大口岸。如今,打破区域和关区界线,改进海关通关流程,对于许多乐企来说,除了减少时间和通关成本、简化手续等便利好处之外,可选择的货物进出境的空海运港口也多了,企业可以更多地自主选择口岸清关、转关。需要提醒乐企的是,“一体化”改革实施后,现有的其它“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属地申报、属地放行”等通关方式仍然可以使用,主要还是看实际需要。 “港口大市”建设是乐清深化“五市”建设的重要战略规划,乐清提出到2020年,港口年吞吐量要达到1亿吨级。三大区域通关一体化的启动,以及今后要实现的全国范围通关一体化,都将对乐清“港口大市” 建设产生深刻影响。 另外,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后,企业可以自由选择货物进出境的申报、纳税及放行地点,有可能使得全市对外贸易数值、出口退税、关税收入等重要指标出现新的变动。这些在通关一体化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实际问题,需要乐清相关方面多加注意,尽可能把改革中伴随的一些反作用力问题和负面因素解决好! “港口大市”建设,就是要把港口经济发展作为乐清赶超发展的“主力军”。区域通关一体化,无疑对上海等优势的空海运港口利好更多,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资源或将更多地往那些地方集聚流动。要排除这种干扰,乐清在“港口大市”建设中要着力创新服务,不断提高乐清港的“含金量”。 乐清不单要重视港口业的“规模”,更应把高效服务作为“港口大市”建设的核心工作。在港口平台打造及平台功能发挥、通关环境、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腹地建设”开展、经营意识的变革等方面下功夫。 另外,乐清港要增强竞争力,还要从提升港口的综合服务能力出发,在升级深水岸线资源的安全靠泊能力和等级方面有“提高”,在布局航线网络的覆盖面、密度和交货期方面有“突破”,在港口集聚作用和辐射功能上,尤其是通过码头平台整合上下游产业和服务链来发展综合物流服务业方面有“拓展”。而做好乐清湾综合保税区项目和口岸开放工作,也将大大助力乐清港口经济发展。 (作者为财经评论人) 从区域通关一体化看“港口大市”建设 论“双百”攻坚会战③ S hip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