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时评
3  4  
拿什么来终结高空坠物
民生支出,能否向急救车“让行”
让乐清生产性服务业火起来
需揭开“神秘执法人员”的面纱
旧村改造需要打破制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8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需揭开“神秘执法人员”的面纱
2014-08-22

    ■郭文婧

    近日,宁波海曙区出现一批神秘“执法者”,他们文了身,还带电警棍巡街。对于商户放在路边的东西,要么收走要么踢飞,商户拍照留证,相机被砸,抱怨又遭掌掴。他们自称受雇于海曙城管,对此,城管局予以否认,一名城管局的官员则称,为整治环境,确实加派了人手。(8月21日《现代金报》)

    神秘“执法者”与城管局究竟有没有关联,不是一句话就能否认的。其一,神秘“执法者”不是“暴闪”,从上周一起就开始了,如果和城管局没有关系,自己的执法领域岂能容忍他人横行?其二,皮卡车、小货车,“开车的正是穿制服的城管队员”,还有电警棍,如果和城管局没有关系,城管局会去给黑社会打工?其三,报警了,民警也来了,如果和城管局没有关系,警方最后还会交给城管处理吗?

    尽管穿着制服的城管形象并不佳,但他们有组织、有归属,并不神秘,所以市民往往也只是偶尔抱怨几句但并不恐惧。而黑社会、小混混,正因为他们“神秘”,所以一般人就有了几分恐惧。因此,无论出现的神秘“执法者”与城管局有没有关联,都应该查清这些神秘“执法者”的真相,更何况他们持有电警棍,踢东西、砸相机,已经明显涉嫌违法甚至犯罪。既然城管局进行了否认,公安局就必须立案侦查,并给受惊的市民们一个交代。

    之所以在城管领域,“临时工”执法、“黑社会”执法等现象多发,除了城管本身面临的执法任务多、压力大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如果“临时工”执法、“黑社会”执法有效,成绩自然要算在自己头上;如果他们的执法出了问题,要么“不是我们干的”,要么“是临时工干的”,推卸责任,张口就来。因此,要杜绝“临时工”执法、“黑社会”执法,其实方法很简单,追究领导责任即可。

    而公安的不作为,则为“临时工”执法、“黑社会”执法充当了客观上的“保护伞”。无论是“临时工”,还是“黑社会”,即使没有打、砸、抢等不文明行为,但他们没有执法资格却冒充国家公职人员执法,本身就已经涉嫌诈骗犯罪和冒充国家公职人员罪,至少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处行政处罚。如果我们的公安人员严格执法,而不是交给城管局处理,即使“临时工”、“黑社会”有心执法,恐怕也没胆量了。

    神秘“执法者”自称受雇于海曙城管,而城管又加以否认,警方又交给了城管去处理,复杂的三角关系让真相更加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但无论如何,神秘“执法者”本身的社会形象以及他们的行为已经触及法律底线,都不应该不了了之。因此,揭开神秘“执法者”的真实面纱,就是一项必须要做的工作,这既是公安的本职工作,也是公众的期待,希望不要再“烂尾”。 (作者为时评人)

    需揭开“神秘执法人员”的面纱

    闵汝明 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时评 00004 需揭开“神秘执法人员”的面纱 2014-8-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