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逸 文/摄 在乐清城区众多的桥中,蜈蚣桥这个名字我记得最牢,去了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忘记过,但一直不知道这个桥名的来由。查2010年出版的《道光乐清县志》,也没有这座桥的记载。后来又翻了翻2000年出版的《乐清县志》,才找到答案。据此志的描述,这座桥原来为碇步,在民国初年时改建为矮石桥,长30余米,宽仅1.5米。此矮石桥的桥墩很密,墩的左右还设了石桩支撑,远远看去,很像一只蜈蚣,所以称为蜈蚣桥。后来,新桥建成,此名字便沿用至今。但现在我们如果来到蜈蚣桥,会发现新桥其实有两座,一座叫蜈蚣桥东桥,另一座叫蜈蚣桥西桥。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骄阳似火的近午时分,我拍下桥面石凳上几位老人的身影后,带着这个疑问,沿着银溪上游东岸的北城路,一直往上走,凑巧碰到一位满头白发的大爷,在溪边乘凉。他说,1983年乐成至城北公路建成后,新架设了一座桥,就是现在的蜈蚣桥东桥(即连接育才中学门口的那座桥)。新桥建成后,老蜈蚣桥便冷落了下来,但居住在北城路附近的村民,到城区去买菜办事,还是会走老桥。再后来,银溪的源头处建设动车线路,为方便交通,又在老桥的桥址上建起了一座新桥,即为现在的蜈蚣桥西桥。老人说,现在西桥下的那个水坝,就是老蜈蚣桥的桥墩。于是,我重新来到西桥上,往下看,发现果然如老人所说,桥下有早年埋下的巨石。世事消沉,有心者采撷零星的部分,记之史册,传之后世,但更多的是贮存在老人的记忆中。从地图上看,乐清的城区呈狭长的扇状延伸至大海,蜈蚣桥正处于扇柄的位置,是城区与城北广大山区的关键链接点。可以想像,在暴雨季节,这里也是山洪下泄的冲汇处。从老蜈蚣桥东侧的北城路,沿溪上溯时,我还发现了两座简易的小桥,放眼向深绿处望去,高大的树丛中有民房隐约而现,溪滩上有棕色尾巴的水鸟在飞翔、觅食。如果没有一辆呼啸而过的动车提醒着我,我怀疑自己又重新来到了过去的农耕时代。 蜈蚣桥 图文 W enb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