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时评
3  4  
河长下河 打捞问题
满足群众需求 恪守为民宗旨
谢师宴
“更正出生日期”背后的真正关切
小区物业要认清自己的“角色”
光秃秃的观赏果树是种尴尬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6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谢师宴
2014-06-11

    140字

    S

    hiping

    @老土非土:在当下倡导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大背景下,谢师宴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显然格格不入。很多家长(老师)其实也是不愿意办(赴)宴的,碍于情面,情不得已、身不由己而为之。谢师恩重点在“谢”,师生之情,而非一顿宴请,在于纯洁,在于温馨,在于长久……

    @雁山晴雪:一年复一年,年年如此,这是否是舌尖上的腐败?此等难道与中央八项规定与路教活动在教育部门无关?还是人民教师对腐败的无视?该到了整治的时刻了!

    @阅青爱好者:想起我研究生毕业那年,是老师请我们几个学生吃了顿饭。真是乾坤大颠倒啊!

    @桃源鹭:尊师重教是美德,可商家推谢师宴还是逃不脱“考后经济”圈圈。谢师宴价格有多“亲民”,还不如说是一种营销策略的调整。师生间觥筹交错,有人自然是其乐融融;可对一些经济有困难的家庭和学生来说,谢师宴是不是能尽兴呢?

    @乐清虹桥小应:谢师宴,主要是为了体现家长的实力。

    @海龙王玩微博:谢师宴从字面上讲是突出了一个“宴”字,成全了商家;从感情上讲是突出一个“谢”字,提醒学子们要尊师重教,于家长却成了彰显自家实力和子女学业有成的机会。摆不摆宴倒是其次,喜欢追求一时的虚荣快感,烧点钱又何妨?别打肿脸充胖子便好。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对老师的感情越来越淡,人情冷暖老师自知。

    @灰常震精:“谢”字当,“宴”可免!感恩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持续很多年,不是非要拘泥于宴席和高考后。如今的商家借节日、高考等各种借口红火了一把,但是一旦形成风气恐怕不是学子和家长所期望的,也不是社会应该推崇的!  (请漫画作者告知联系方式,以便奉上薄酬)

    谢师宴

    ■本期栏目特邀主持:@鹤飞瓯越

    微博背景:记者走访了乐清市区与柳市的几家酒店,了解到,与前几年相比,今年一些酒店的谢师宴价格有所下调。有些酒店目前已经接到近30笔订单,订单量同比增长了20%。(6月10日《乐清日报》)

    师生之谊当如君子之交

    @阅青爱好者:想来各位老师也并不会在意所谓谢师宴的丰俭。受邀来学生家中,品尝三两碟学生家长甚或学生本人烧的家常小菜,配上一小壶农家的土酒,或许更能体味来自学生及其家庭的情谊。再者,老师们大约也明白,享用太多的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还集中在这一段时间里吃下,于自己的健康并无益处。其实,师生之谊也当如君子之交。

    @鹤飞瓯越:这种风气也该治治了,年年高考之后瞎狂欢、瞎折腾、瞎比拼,把个原本挺美好的师生关系搞得乌烟瘴气的,很多人在风气带动之下不得不被动参与,结果导致面上一个劲地敬酒,没准转过背就开始骂娘,何必呢?做老师的也不一定就那么喜欢吃请,胡吃海喝把身体都弄垮了,还是回到简单醇厚的关系上来吧!

    @胡律师不加V:古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同一个老师教的,有人读清华北大,有人读蓝翔技校。以前谢师乃为感激知遇之恩,启蒙之情,现在谢师,是我爹摆10桌,你爹摆20桌。别让浮尘遮蔽了双眼,谢师不一定要吃酒的。做好你自己,成为国之栋梁,才是谢师真道。

    @阅青爱好者:在餐桌上交流和增进感情,大约也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该受非议的恐非谢师宴,而是越来越奢华的谢师宴。正如该遭诟病的不是中国特色的美食,而是那些对山珍海味穷奢极欲的追求。其实谢师宴本不必那么千篇一律,请上老师并约上要好的同学,来一间清净的茶坊,回顾一下上学时的趣事,也是不错的安排。

    感谢师长是人之常情

    @南国椰子浓香型:去年我教毕业班,考试结束学生老师一起去吃烧烤,钱花得不多但大家都很开心。谢师宴其实是个形式,本质就是紧张的学习告一段落后的休息,酒店信息啥的,大可一笑了之,市场经济,这些都免不了异化,就看自己如何取舍了。

    @蜀越人Hugo:懂得感恩是优良传统,考上大学不容易,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老师功不可没。感谢甘为人梯的老师,无可非议。但谢师宴当今有助长攀比风之嫌,学生、家长通过发短信、送鲜花等形式来表达谢意更合时宜。

    @乐清阿凯:金榜题名,自古就是人生三大喜事之一,于是每年高考发榜时,也是谢师宴的高发期。饮水思源,感谢师长是人之常情,大家欢聚一堂,不失为一件赏心乐事。有些人看到其他同学摆谢师宴,如果自己不摆,岂不让人笑话,这是社会风气使然。

    @九道馗:商家的名目,市场的追捧而已。谢师宴的本质更多是感情的维系,至于饭局的吃喝,今人谁还真瞧得上?如果家长承担得起,又有何不可?切忌动不动把一种平常现象上升到人伦、道义的高度去批判。你爱请请去,你愿来吃请来。谢师宴,老师与学生家长一起吃个饭而已,一般家庭还真少有这个机会,为何不趁机聚一聚?

    @东每每:还好吧,我们以前都是用剩下的班费办的,就算不够每个人也就再出一点。没你们想的这么严重.

    @郑强民:在部分行业,民间传统拜师学艺需“六样”上门,出师后为师傅义务帮忙方可单干。正规教育,好学生遇到好老师考上好学校,摆几桌谢师宴是好事。摆不摆,去不去,自己掂量。

    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时评 00004 谢师宴 2014-6-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