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青爱好者 由乐成街道办事处、团市委、市环保局主办的“保护母亲河集赞活动”近日落下帷幕。这项旨在唤起广大市民关注直至参与乐清市河道整治工作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市民的响应。(5月12日《乐清日报》) 在这里,首先也要为这项“集赞活动”点个赞。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激发起广大市民对于诸如河道整治、“五水共治”乃至资源和环境保护这样的公益事业的关注,进而提升参与到这些公益事业中来的积极性。而这样的对于公益事业以及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实际上也是广大市民实现自我教育的过程,反复进行这样的过程则有助于公民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五水共治”已不能仅仅靠政府及其有关的几个部门来实现,还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在治理过程中,广大普通市民(包括企业和社会组织)不再是仅仅起辅助作用的“参与者”,而是与政府一样,成为实施治理的主体。也就是说,政府与市民(包括企业和社会组织)在治理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相互间是平权关系,而不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双方只是分工不同,在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需要相互协作。 其中,政府不再是“领导者”,而更多地需要扮演召集人、协调人以及“服务员”的角色。所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正是要求政府一方面在制度建设上能够疏通和新建更多形式的、多个层面的公民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渠道,另一方面要求政府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以便能够驾驭这些参与的渠道,能够有效地召集、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而形成促进解决公共性问题的合力。 广大市民的积极行动,是社会治理达到“良政善治”状态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没有市民的参与,所谓“治理”是不可能实现的。为了乐清的母亲河真正得到保护,为了使河道整治、环境保护乃至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等公共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需要更多市民不只活跃在网络上和微信群里,而是以现实的行动投身于这些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中来。 (作者为学者) “集赞”已结束 行动要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