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眼看天下 S hiping ■首席评论员 张全 前晚夜里到昨日凌晨,104国道土墩塘村至坝头村一段,大约有工程车沿路散落了一地泥土、沙石。道路养护工紧急清理,3个多小时后清运了3车约十余吨沙石,路面恢复通畅。在此过程中有林姓村民看见多辆摩托车、电瓶车连人带车滑倒。加上大雨路面十分湿滑,过往车辆不得不缓慢行驶,避让这些沙石。执法人员已排查出几辆可疑的工程车。(本报昨日报道) 又是可疑的工程车,又见公路滴漏撒!只是这次玩大了,惊动了执法部门。市民真希望执法部门据此事件进行彻查,抓到肇事司机,纠正工程车滴漏撒的恶习。 滴漏撒顽症之所以久治不愈,疏于追究可能是原因之一。 道路上的沙石让人联想起撒豆杀敌的故事。在上海“一·二八”抗战中,蔡廷锴将军看到侵华日军都穿着硬底皮鞋,于是心生一计,命令部队准备了大批的黄豆。巷战时,他下令将黄豆撒在街道上。日本兵扑过来时,硬底皮鞋踩在圆滚滚的黄豆上,—个个滑得东倒西歪,在爱国将士复仇的钢刀下“报销”了。 这故事与国道滴漏撒事件性质相反,而作用原理相似。工程车滴漏撒,工程车司机并不希望如此,但他们非常清楚发生这种事,与自己未尽职责有关,也明白沙石漏撒在公路上将带来什么可以预见的后果:沙石造成过往机动车辆的打滑,危及己车和其他车辆,危及护栏等交通设施和非机动车道的车辆、行人;而且沙石被其他机动车辆碾压后,极易造成、加剧路面的破损,从而留下交通事故隐患;迫使有关管理部门和人员做大量的清扫工作,浪费公共资源。 因此,工程车司机明知其行为会造成或者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却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对此如果不严加惩治,将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肇事工程车之所以屡教不改,与城市道路管理失之过宽不无关联。每每此类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在有关方组织清洁工人、养护工打扫后就难见下文。少数害群之马惹的祸,最后却由公共财政来理单,不仅造成公理不彰,更无意中助长肇事者的气焰。西方有位哲人说,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决比多次不公正的其他举动危害尤烈。因为这些不公正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司法判决则把水源破坏了。 与此相似,我们可以说:对工程车滴漏撒不彻底追究,比其他多次损害道路交通秩序的行为影响更甚。因为其他行为很可能只影响到一个点,而工程车滴漏撒则可能“坏”了一条路。只有依《道路交通安全法》严惩,才使公理彰显,市民信服。 严惩滴漏撒才能昭彰公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