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财富
3  4  
乐清53个项目入选
温州市海洋经济发展重大项目计划
出国遭遇被停机 取号又遇霸王条款
一些外迁企业搬回来了
丢失发票难享“三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物流不便 成本不低 水土不服
一些外迁企业搬回来了
2014-05-01

    ■记者 陈海燕

    昨天上午,在市区宁康东路乐清弘同电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作着。

    这是一家专业生产和研发生产国网电表、智能水表、热能表等专用普通锂电池的企业,去年9月份已整体从武汉搬迁回来。

    前几年,由于土地的制约、招工等问题,一些要扩大规模的企业纷纷在外地安营扎寨,然而,记者采访了解到,外迁并非适合所有企业,近年来,一些外迁的企业“水土不服”又回来了。

    曾经外迁

    浙江旭瑞电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开关等电子产品,近年来,公司的销售额以每年10%的速度在递增,由于企业需要扩大规模,2009年该公司将厂房搬到嘉兴,在当地购买了35亩土地建起厂房。

    “嘉兴的地皮比较便宜,当时的市场价是20万元一亩,我就在当地建了零配件生产基地。”该公司董事长蔡旭强介绍,原有的厂房设在北白象,面积有3000多平方米,有装配和注塑车间。随着公司的发展,厂房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在乐清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买一块地难之又难。因此,初到嘉兴是欣喜的。

    说起厂房设在外地的原因,乐清弘同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晓则表示,他在天成建有一家生产电子的企业,在与一些合作企业接触中,他发现了锂电池商机。然而,作为军工产品生产商来说,武汉是研发基地。2011年,他和合伙人在当地租来厂房生产配套电表、水表等各类智能表的专用锂电池。

    如今回归

    “在外地几年下来的运作发现,除了当地地皮便宜外,有很多经营运作上的不便。”蔡旭强说,最突出的是当地的物流,没有乐清的超发达物流中心,常常不能确定什么时候可以发货,货运站的货最快要三到五天才会发。“有时,客户急着要货,我们只能找快递公司,速度赶上来了,但是成本也相应要提高三倍左右。一件快递需要成本40元左右,而普通的物流不到10元,这个差距还是挺大的。”

    蔡旭强算了一笔账,像快递的事件几乎每天都要发生,一年下来成本至少比在乐清高出40多万元。加上由于企业分乐清和嘉兴两地,配件需要从乐清采购,这笔成本也需要自己承担,算下来一年也需要几十万元。

    “我们企业搬到外地后,还存在管理等方面的不便,乐清的人才不愿意到当地,我们只得付出更高工资,提供路费报销,这些成本折算起来,一年的开销达到了100多万元。”蔡旭强说。

    赵晓也表示,在当地做电子产品,零星采购花费时间长,采购成本比乐清要高出10%左右。

    租房生产

    和平电气有限公司2007年将厂房买在上海,现在当地厂房已改为商用,想回乐清重找厂房。“加上现在年纪大了,回归家乡的心情特别迫切,但是厂房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回归的路走得有点困难。”该公司董事长陈道贤说。

    一些企业则改买为租。赵晓介绍,现在乐清空置厂房较多,租比买更划算。以他现在的3300平方米的厂房为例,一年租金不到50万元。而武汉厂房面积2700多平米,租金却要55万元。“我们作为小微企业,企业正在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购买厂房成本划不来,租房比较适宜。”

    浙江旭瑞电子有限公司目前在盐盆工业区租了2000多平方米的厂房,每年的租金是30多万元,但是蔡旭强觉得划算。现在,他申请了小微企业创业园,期待入住。

    物流不便 成本不低 水土不服

    一些外迁企业搬回来了

    图为乐清弘同电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生产。记者 陈海燕 摄

    扫一扫,线索奖、礼品派送、

    交友联谊三重福利等着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财富 00005 一些外迁企业搬回来了 2014-5-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