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色是苍茫 2025年06月13日  

  底色是苍茫

  ■赵海滨

  读初中时每天写日记,密密麻麻六个笔记本,后来搬家丢了,连同那段青涩躁动的记忆。现在一段新的旅程即将开始,用日记的形式,以抵达地方的先后时间线来描写旅程。40年的光阴如水一样流去,我在这个不确定的季节冲着欲望奔走,四处寻找风的踪迹。

  格尔木。想不到第一个晚上来格尔木就失眠。或是气候不适应,或是太兴奋。按理说也过了容易激动的年龄,可身体中总有不安分的东西在跳跃。在这个有着几分寒意的边陲小城,只能无奈地等待着黎明的到来。夜,在我眼前嘲视着我,又想把我拉向街上霓虹、路边烤香。后来我对夜说,你就静静地陪着我吧,让我睡上一会。我要以好的状态,和年轻的格尔木说声早安。

  可可西里。去可可西里要走青藏公路,也被称为天路。天路很颠簸,在修整中,两旁都是光秃秃的山,荒芜荒凉。山被大自然雕成粗糙的艺术品,路又会被工人们改造成什么样子呢。车上团友在抱怨路况的时候,这些戈壁滩奋斗者的身影,在风沙中匆匆闪过。

  车行两个多小时,到了无极龙凤宫。因《封神榜》中姜子牙得道昆仑而出名,现供奉有西王母神像,旁还有个哪吒太子殿。茫茫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殿内香烟袅袅、游人接踵,殿外“天人合一”四个大字如书卷铺开。电影《哪吒》风靡国内外,不仅因为动画精彩剧情离奇,也是道教文化回归、观众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吧。

  下午2点,站在了昆仑山口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石碑旁,海拔4768米。暂时没有高原反应,只觉得风冰冷、有点刺骨,从四面八方来。手机显示温度9度。一个摩托车手把摩托停在路旁,车尾的五星小旗欢快地飘着。不远处青藏铁路的列车呼啸而过,正所谓“传邮万里”。今天遗憾的是,没能看到高原精灵藏羚羊,不知道它们躲哪去了。

  青藏铁路、拉萨。我们坐的是晚上7点格尔木到第二天上午10点拉萨的火车。第一次睡这种硬卧,同车厢的还有来自甘肃的一家四位,是回族人,气色颜值都不错,女性包着头巾蛮好看。我半躺在床上写日记,正思考着,突然听到有人叫了一声“雪山”。赶紧爬起来,看到了窗外的雪山。离得很近,像在我的跟前,跑几步就能上去。以前都是仰望心生敬畏,现在是近观令人兴奋。看不到绿色的列车和白色的雪山相互映衬的景象,但能感觉到此时的我、列车和雪山凝在了一起,被高空中的太阳照得闪闪发光。大概零点,迷迷糊糊睡了,又好像没睡着。黑暗,车轮的震动声,邻铺的鼾声。半夜有那么十几分钟,头很晕,恶心。又醒了几次,看看手机还只有4:50。时间过得好慢,让人难以忍受,可有什么办法呢。你只能接受这狭小沉闷的空间,接受这庸常烦琐的生活。后来,车停在一个站台,发现车门开着,我披上外套出去了一下。好几个乘客缩着身子在吸烟,烟气和雾气纠缠在一起,半空中悬着一个清冷的半月。时间5:59,地点那曲。

  6:50,我看到了高原上的日出。清晨的霞光爬上群山,温柔地洒在苍茫的大地上,连日的艰苦和劳累都值得了。上午那个回族小伙子告诉我,你昨晚头特别疼恶心那会,是三点多钟,列车经过唐古拉山口,海拔5000多米。

  拉萨我是第二次来。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没再进,去了罗布林卡。罗布林卡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与布达拉宫这个冬宫相媲美。七世达赖寝宫格桑颇章和十三世达赖居所金色颇章装饰精美,壁画丰富。有外国客人、和尚喇嘛两批人在参观,很显眼,也蛮融洽。园林风格藏式粗犷和汉式雅致相结合,里面还有个动物园。一群青年男女在空地上弹唱歌舞,原来今天是中国旅游日,他们在举行庆祝推广活动。年轻给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带来无穷的活力。之前我还去了天上西藏主题邮局,挤满了少男少女,认真慎重挑选邮票明信片、给远方的爱人亲人写信寄信。在拉萨,我看到了虔诚。

  羊八井、当雄。早上去西藏博物馆参观,还到了楼顶的天空之眼眺望拉萨河谷和布达拉宫。矗立在红山之巅的布达拉宫宛如一座天上宫阙。一个女团友要回家,她这几天高反严重,实在撑不住了。真的很遗憾。

  往羊八井的路上,一片草地有很多牦牛,大家下车拍照。牦牛看见人就转头而去,是怕生嘛。这可是它们的领地啊。如果知道成了风景,说不定很愿意和游客合影呢。去羊八井是想泡热地温泉的,听说羊八井拥有全国温度最高的水泉,以及罕见的爆炸泉和间歇温泉,浸泡洗浴可治疗各种疾病。到那里,却吃了闭门羹,问了才知这段时间景区没水停业了。半信半疑地,也没办法,就当来过一回吧。

  下午五点多,到了当雄县。一下车脑袋就疼起来,入住宾馆后更疼了。晚上吃的是川菜,除了一个鱼头汤味道鲜美,其他菜都辣得咽不下口,胃口也不好。很想周游世界,可一个西藏就把我难住了。当雄县城有点脏乱和破旧,人也不多,就是冷。房间有制氧机,有地热,但还是不舒服。不敢洗澡,躺在床上,除了头痛,左边的心脏跳得很快。吃一点感冒药睡觉,还好过一两个小时,心跳正常了,头也不大疼了。在这条件简陋的地方,不敢想象出了问题怎么解决。

  圣象天门。当雄到圣象天门3.5小时车程,包括两个多小时的搓板路。3年前去纳木措玩的是南岸,圣象天门属于北岸。这次旅行最向往的景点就是它了。好不容易到达景区,还要坐一会观光车到观景台,明摆着多收费。和那次去纳木措轻装出行对比,这次身上多了五斤重的氧气筒。氧气不断吸进鼻子,满是药水的味道。我想闻的是被称为西藏美景终结地圣象天门,那原始自然的气息。可不吸氧的话,出来走几步就透不过气来。一下车,冷风迎面扑来,薄羽绒服还不够保暖啊。我顾不上这些了,眼睛匆匆投向山下的湖边。圣象天门现在只允许远观,不能亲近。只是一块大石头,弯拱的形状,右下方空了一块面积,像个小门。不说是大象嘛,我的想象力真的不行。游客们在不停拍照,和天门合影,激动地喊着。但声音都被大风吹走了,只留下他们脸部兴奋的表情。我再三地看向这个石门,终于看出来了,它是一头象,身形庞大,毛皮粗厚,象鼻深入湖中,仿佛正在汲取来自雪域的神圣之水。我把目光转向远处的湖面。不,这不是一个湖,这是一片天。纯蓝晶亮,不带一点杂质,微皱的面空有阳光在撩拨。白云成为它披着外纱的倒影,雪山成为它藏在背后的传说,沙滩成为它留给人间的痕迹。观景台上有打卡牌,红色心形,旁用汉字和藏文写着“圣象为誓,天湖为证”。圣象和天湖相互成就,誓言和证果同样庄重。

  回拉萨的路上,车上放着电影《红河谷》。30年前我看过,对女演员和剧情仍有印象。今天又从影片感受西藏丰富的人文习俗,和藏民坚韧不屈的性格。画面中美丽的西藏风光,对于这几天身处藏地的我,觉得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

  总认为人生会完美的,只要去追求。现在我却想留住一点遗憾。本来就不是浪子,却非要捕捉风的影子。欲望只是欲,没有望,终会被年龄抛弃。日记仅能唤起过去,对将来毫无意义。“遗憾”第一次被我的高原之行所接纳,或许是苍茫大地将重绘我人生的底色。一点一点,把我绘成山峰、湖水、泥土的样子,供我一辈子去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