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梁”习俗 「乡土」 2022年06月10日  
  ■黄小双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随着哥哥姐姐的长大,老屋显得拥挤与老旧,父亲便在老屋十来米远的地方重新建了三间两层的新屋。 

  新房是石头墙砌成的,石头从白石山上用船运来。父亲是方圆百里闻名的大木老师,大哥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当年,建房子时,大哥担任大木老师。据说,当时砌石墙、搬运全是乡里乡亲的义工帮忙,母亲和姐姐每天煮天光(做早餐)、煮日昼 (做中餐)、煮接力(烧点心)、煮黄昏(做晚餐),让来帮忙的人吃上一顿顿热饭。正餐三顿为米饭,菜一般为八盘;接力一般为炒年糕、炒粉干或是炒糯米饭、炒汤糍等。 

  当时建新屋时,最重要的一步并不是迁居新家,而是房屋上梁。房梁上好一家人才会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因此上梁对于主人家来说是一件大事,这一天要大摆筵席,邀请参与建房的大木老师、泥水老师、亲朋好友、同宗兄弟、邻居等来喝上梁酒,大木老师坐头位。 

  梁在房屋的中间,上梁时,梁上缠绕着红色布,中间有一个水瓶,两边各有一个木制的状元锤,还有桨和灯笼。

  大哥黄汉忠,今年72岁,他向我再现了当时建新屋上梁的仪式,并一字不差地背出了抛梁诗。 

  那年是1969年农历二月初,上梁的黄道吉日已早早选好,上梁仪式后,还举行了隆重的抛梁仪式。 

  在新房搭一个抛梁台,抛梁台搭在屋檐头,抛梁台上摆上一张八仙桌,桌上供着四季八节贡品、四水果、糕饼、仙桃(米粉做的,形状像桃子)、抛梁馒头。 

  抛梁之前,先念抛梁诗,大木老师从上间门进入时就开始念唱:“福字来衣一口田,星字日生喜相连,高字敲边除十又,照字脚下四点金。”此四句为藏头诗,为“福星高照”四字。 

  “福星高照”四个字挂在堂厅,上横挂福、禄、寿三星,两边的对联为“文曲星官千年在,武曲兴旺万年春”。两边的栋柱贴上“上梁欣逢黄道日,立柱巧遇紫微星”。大木老师念完毕后,走到通往抛梁台的临时楼梯,边走边念:“左手抱龙衣,右脚步云梯,脚踏云梯步步高,凤凰飞过抢仙桃,仙桃本是凡人至,王母娘娘赐蟠桃。脚踏云梯头,福禄寿禧在云头,福禄寿禧云头在,眼看此地造新厅,脚踏水口梁,人吉抛梁寿再长,男士彭祖八百寿,女祝麻姑寿千年。脚踏玉台门,玉台门底藏金银,门槛拔起金水闸,日闸黄金,夜闸银。脚踏新厅台,新厅台上花正开,花正开来月正圆,蛟龙旗匾钉大门。蛟龙旗匾钉大门,押故作对水成平。眼看高台一把平,杜康制酒敬门神。一敬天,天降风调等雨顺,二敬地,地降五谷及丰登,三敬福建福州府莆田县花街巷口大板桥头三脚门楼鲁班祖师,三千七徒弟,七十二贤人,天丁六甲二位将军,腾云巧姐二位夫人,一齐逢敬。亲敬三天门下,裁教主师,亲敬木家六神一众逢敬。敬酒一并交壶瓶,造落新厅旺人丁。” 

  待大木老师念唱此时,边上的鼓声阵阵,擂鼓三通后,大木老师又开始念唱: 

  “堂前拉起五色被,稀奇宝贝献落来。头个抛梁五米香,十指拿来献栋梁,未献东南并西北,先献主家大吉昌,手抱旗杆一对夹,宅上主家流代发。子子孙孙多兴旺,代代儿孙中顶甲,赐粽四角手中发,宅上主家可比沈万山。 只有宝贝献皇上,万岁使其十三省包龙庭。手抱古饼圆又圆,洛阳得中蔡状元。九世同居张公仪,开公天师锁鲁门。 

  手抱黄柑黄一黄,姜太公钓鱼遇文王,遇着文王三贤士,代代儿孙涨潮江。五色被来献圆满,前出富户后出官,堂前收起五色被,家门清吉人口安。五色抛梁头向东,主家可比杨玉瓒遇着朱元龙,扬子江得万倍利,九江府上闹融融。五色抛梁头向南,此地正是九龙盘,九龙盘前又盘转,前出富户后出官。五色抛梁头向西,主家可比汾阳郭子仪,路中遇仙回京转,卸甲封王享荣华,五色抛梁头向北,鲁班主师传授徒弟来划墨,划起大栋并大梁,画起玉爪雕金鸡,金鸡叫来凤凰鸣,声叫皇上万岁万万岁。” 

  抛梁馒头是糕饼做的,底是平的,头尖尖的,尖尖的头画上了一圈又一圈彩色。大木老师念唱完毕后,拿起抛梁馒头,将抛梁尖摘掉后,向站在台下的群众抛去,这时会引来一片哄抢。据说,抢得头个抛梁馒头者,会发财建新屋。上梁举行抛梁仪式时,一般村里的人都会来抢抛梁馒头,主人家准备的抛梁馒头全部抛完还不够,放在八仙桌上的水果、糕、饼、四季八节等贡品都会抛到台下。 

  堪称完美的抛梁仪式已过去整整52年,如今还被村里的老人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