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香糕已有近200年历史。最早开始制作约在1882年,当时朱增德先生在磐石北街(现在北街5号)开设南货店,店号朱聚发,经营香糕、饼业店。当时雇人制作。直至1924年由长子朱景云继承经营。四子朱景熙约在1916年在柳市前街开设朱恒昌南货店,香糕是雇白象石船老师制作。直到1934年柳市前街失火迁回磐石,继续经营,但生意不大景气。
蔡芳森在1934年在磐石南街(现在南街8号)开设蔡源顺南货店,经营香糕,制作老师是宁波人,由于制作的香糕质量好,味道香甜,松口,在市场上小有名气,随着南门外商埠的开辟,他制作的香糕由益利、大华号商船,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国内销至上海、杭州、福建、宁波、温州等地,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第二年,南门外商行被炸,商船停开,蔡源顺经营的香糕被迫停业。
抗日战争胜利后,北门的宋永榜先生从温州学艺出师回来,租用北街南路7号,开设宋永记糕饼店,主要制作香糕、油巧、月饼、卵糕、炒米糖、芝麻糖、花生糖、状元糕、福寿糕等20余种糕、饼。
由于手艺精,讲信誉,糕饼质量上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特别是他制作的香糕,酥松适口,香甜美味,老小皆宜。成了诸君旅行和馈送亲友的上乘佳品,生意越来越红火,香糕的外壳包装印上白纸红字“永记香糕”。他以诚信赢得人脉,中国人特别崇尚和信义,因为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当地群众尊称他为“香糕榜”。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带有学徒7名,他从业三十余年。
改革开放后,磐石的香糕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从业香糕制作的作坊增加到40余家,分布九个行政村,多以家庭作坊为形式,产品以自产自销为主。送往温州状元、龙湾;乐清城区、柳市及磐石周边乡镇。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消费者对香糕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那些粗制滥造的在市场上逐渐站不住脚,香糕业延续到现在只剩四家。
宋氏学徒王信德,从事香糕制作近四十余年,他继承宋永榜老师的衣钵,并向乐清地区的制作香糕名师求艺,不断改进配料和先进工艺流程,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睞,在磐石屈指一数,做工、质量、口感度与其他经营者无可比拟。味美香甜,酥脆可口又细腻,让你回味无穷。为此他制作的香糕供不应求,平时常有温州、龙湾、乐清、柳市及周边镇街社区群众来电、来人订购,为了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打响自己的品牌,于2001年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信记”牌香糕,是磐石生产香糕唯一的用自己店号注册的一家。
制作香糕除磨粉用机器外,其余还都是手工制作,很费力气,现在制作的从业人员年龄都在六十多岁,年轻人不愿学这种手艺,处于后继乏人,看来很难传承下去,真让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