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3版:城事

“浙C”拿下五连胜

乐清“双子星” 齐现浙BA赛场

  8号徐景浩赛场上拼劲十足。

  71号郑章跃上篮得手。

  乐清球迷包车北上助威。

  激情浙BA赛场。

  “浙C”拿下五连胜

  乐清“双子星”

  齐现浙BA赛场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程遥/文 梅杰/摄

  9月19日晚,台州椒江体育馆的客队看台上,“温州向北,舍我其谁”的呐喊声响彻球场。由东海球迷会(乐清)组织的200多名球迷包车北上,用乡音为家乡球队注入力量。场上,来自乐清的“双子星”郑章跃和徐景浩没有让人失望:郑章跃末节爆发独砍7分,徐景浩防守端奋力拼抢,用扎实的表现助力温州队以85:68战胜台州,豪取五连胜。但比胜利更打动人的,是温台两地那种根植于血脉、无需言说的默契与情谊。

  超跑对决 教头智斗

  哨声一响,战幕拉开。

  从一开场,台州队给了温州队极大的防守压迫,颜谋植、张青威早早背上三次犯规,战况一度吃紧。第二节结束时,温州仅以43:40领先3分,悬念仍在持续。

  转折发生在第三节。当颜谋植因犯规暂离赛场,“光辉时刻”再度降临,叶光辉连突带投,率队打出一波高潮,将分差扩大至10分。

  而两队中的“超跑”也迎来正面交锋,温州陈不为和台州林均奎,两位分别属于温州队和台州队的“法拉利”,在快攻与反击中你追我赶,速度与激情点燃全场。

  更值得一提的是两位教练的“智斗”。温州主帅娄坚强来自台州,台州主帅戴晓捷则出身高校,两人同为体育教师,同样强调防守。

  温州没有再给对手机会。防守如铁桶阵般收紧,反击如闪电般犀利,颜谋植返场后更是势不可挡。最终,85:68,温州队拿下五连胜,继续领跑A组。

  “乐清双子星”点燃激情

  这一夜,不仅属于温州队的五连胜,更属于乐清球迷们的狂欢夜,两位从乐清走出的球员郑章跃和徐景浩,他们场上的精彩表现,让家乡的父老乡亲倍感自豪。

  “乐清双子星”中最为闪亮的,当属71号郑章跃。这位28岁、身高1.90米的乐清市建设路小学体育教师,在比赛的最后一节迎来个人爆发,锁定胜局。连一些观赛球迷都赞叹:“本来为中锋余德彰下场有点担心,没想到温州队还藏有‘大杀器’,阵容厚度真的太厉害了。”

  当比赛进入第四节,郑章跃开始适应比赛节奏,展现个人价值。他先是扎实掩护陈不为,助其命中高难度三分;此后不到一分钟,他自己也首次得分,紧接着断球、造犯规,罚球命中;5分45秒,他接秒传上篮得手,将两队分差拉至22分;随后再次抢断发起快攻;4分42秒,面对对方内线防守,他轻巧打进2分球……全场比赛,虽然是首次登场,郑章跃在8分49秒内高效拿下7分、4篮板,投篮5中3,成为球队取胜的“奇兵”。

  “和在乐清队时一样,刚上场比赛有些紧张,没找到手感。”郑章跃赛后坦诚地说道,“这场比赛教练给我的任务,是不追求能进多少球,但篮板一定要稳稳抓在手里。”

  他并没有让紧张持续太久。经过短暂调整,他在比赛的最后一节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圆满完成了教练布置的篮板任务。

  而另一颗星、23岁的徐景浩,同样努力去适应比赛节奏,并利用身高优势在防守端带来贡献。本场比赛,他在4分7秒的上场时间里抢下2个篮板,防守端拼劲十足,此前对舟山一战他曾交出4分5篮板1盖帽的亮眼数据。

  看台上,他们每一次防守、每一次进攻,来自乐清的助威团沸腾了,郑章跃和徐景浩的亲友们纷纷到场,“71号郑章跃,加油!”“8号徐景浩,防守!”的呐喊声此起彼伏,他们是这场比赛最动人的背景音。

  温台一家 难得可贵

  如果说温州队如一支灵敏迅捷的“利剑”,以其流畅的进攻和灵活的战术见长,那么台州队更像一柄沉稳刚猛的“重剑”,展现出坚韧的防守和扎实的团队作风。四连胜的温州队,碰上同样四连胜的台州队,赛场内火花四溅,赛场外却是“温台一家人”的亲切。

  温州与台州,同处浙东南沿海,共享一片东海,共吹一脉海风。这两座城市,恰如一对自幼并肩长大的兄弟:一个如潮水,奔涌向前、敢为人先;一个似石堤,沉稳坚韧、默默担当。这场比赛,不仅是德比,是对话,更是一次兄弟城市之间的深度共鸣。

  北上“抗台”,不仅球员们信心十足,球迷们的热情更是点燃了整个客场的氛围。东海球迷会(乐清)此次召集了200多人的浙C助威团,包下两辆大巴车北上奔赴台州。大巴车身喷涂的“温州向北,舍我其谁”字样格外醒目,传递出乐清球迷坚定的支持。

  不仅有大部队统一行动,更有30多辆球迷自驾车紧随其后。其中,今年70多岁、来自虹桥的球迷老陆,成为此次助威团中年龄最大的球迷。他带着全家人一同北上,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球队、为乐清球员加油。与此同时,在台州工作生活的温州商会也积极组织,在“第二家乡”展现出温州人的团结与互助。

  尽管此次温州球迷助威团在看台区域,但这并没有削弱球迷们的热情。他们肩并肩站在一起,用整齐划一的呐喊、不停挥舞的橙色围巾,硬是在台州的体育馆里喊出了浙C敢拼敢闯的气势,打造出一片动人的“橙色海洋”。比赛有终场,情谊无边界。

  看台上的温台球迷并没有因胜负而疏远。赛后,两地球迷互相问候,合影留念,甚至相约“下次台州见”“温州等你吃海鲜”。专程从乐清自驾而来的老球迷陈鹏生说:“我是大荆人,台州有很多亲戚,除了来看球,更是来台州走亲的。”

  这种情感,源于地理的亲近,更源于文化的共鸣。温台同属浙南文化圈,共享着相似的文化、饮食与岁时习俗。台州的嵌糕、温州的糯米饭;台州的海蚯蚓、温州的江蟹生……味道不一样,却出自同一片山海。

  而两地的民营企业更是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少温州企业在台州设厂,台州商人也在温州开拓市场。经济上的互助,文化上的共情,让“温台一家”不是口号,而是写进日常的实感。

  正如一位台州球迷“卢东强”在比赛直播时发的弹幕:“温州人台州人,其实都是一家人,比赛之后,祝愿大家都能成功出线。”这场比赛,温州赢了球,台州也没有输。山海有别,文脉相通;温台有情,不分你我。就像雁荡山的山与台州湾的海,看似各异,实则同承东南风雨、共迎潮起潮落。

  接下来,温州队还将迎接对手:余姚队、诸暨队,东海球迷会(乐清)也做了充足准备。“对阵余姚,我们主场作战,势必拿下,对阵诸暨,我们正筹划包一辆动车球迷专列,让我们‘敢拼敢闯,温州最强’的助威声随着动车北上传遍浙北大地。”乐清球迷海哥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