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2版:经济

职业“妆娘”+“毛娘”

从兴趣爱好到职业追求

  职业“妆娘”+“毛娘”

  从兴趣爱好到职业追求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倪妮

  从“圈地自萌”到“产业爆发”,二次元文化正不断突破圈层、走入大众视野,催生了“妆娘”“毛娘”等一批充满创意与自由度的新职业。这些职业不仅成为许多年轻人择业的新方向,更让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

  今年21岁的郑百筵,已是一名入行一年半的职业“毛娘”兼“妆娘”。她的日常工作是为Cosplay爱好者定制假发、设计角色妆容。暑假期间,各类漫展和二次元活动接踵而至,她也迎来了最忙碌的时段。在她的工作台上,一顶顶“毛坯”假发被精心固定于头模,经拆解、重组、塑形,再借助剪刀、夹板等工具细细打理,逐渐显现出动画或游戏中角色的神韵。

  制作一顶假发,通常需耗费四到五个小时。若遇到造型格外复杂的角色,时间可能拉得更长,甚至还得动用一些“特殊技巧”。“有些角色的发型是‘反重力’的,发丝会凭空翘起,现实中很难实现。”郑百筵笑道,“这时候就得在里面埋铁丝、塞泡沫纸,有时甚至要用上瓶盖。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尽可能还原角色,让成品看起来更完美。”

  除了假发制作,郑百筵也承接妆容设计的订单。每次接单后,她总会先搜集心仪的妆面示例,在自己脸上反复试验,满意之后才为顾客上妆。她坦言,Cos妆不同于日常妆容,不仅工序繁琐,对配饰和细节的要求也极高。完成一个妆面大约需要一至两小时,而某些游戏角色因造型复杂,甚至要以纸巾模拟出皮肤褶皱的质感,这些都已是家常便饭。尤其是《第五人格》这类游戏的角色,妆面复杂,还要贴钻、上加装饰,非常考验耐心和创意。

  “我从小就是二次元文化爱好者,喜欢打游戏、看动漫。每次客人们返图给我,看到那些漂亮照片时,那种成就感无可替代。”郑百筵坦言,之所以能从爱好走向职业,源于一次为朋友化妆、修理假发参加漫展的经历。那一次尝试广受好评,也启发她开始自学Cos化妆和假发制作。

  尽管才刚踏入行业不久,郑百筵却代表了许多年轻人崭新的职业观:他们既看重现实收益,也不愿放弃理想;既向往创作的自由,也追求工作中的快乐。

  “能做自己喜欢的事非常幸福,但前提是要有能力支撑这份选择。”郑百筵语气坚定,“你不必跟随大众,而要看清自己。哪怕是在修理假发这样的小事上,也要打磨出个人风格,让别人记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