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8版:盐盆

“盐”海小镇跃向“共富小镇”

盐盆街道奋力谱写“强富美”新篇章

直播小镇效果图。
直播现场。
“九合小微园”项目投入使用。
秀美盐盆。 本版图片由盐盆街道提供
盐盆全景。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戚梅丽 通讯员 赵彬任

  毗邻中心城区,两侧是中国电器之都柳市以及省级首批开发区之一的乐清经济开发区,盐盆街道如何借势而为,共生共赢,最后成功翻盘,从一个寂寂无名的“沿海小镇”逆袭成为远近闻名的“共富小镇”?

  “一芯两翼”(美好盐盆·共富芯,城乡一体·振兴翼,产城融合·拥海翼)为“盐盆山海未来城”拉开了产城融合的框架;温州轨道交通S2线盐盆站沿线打造,串联起都市圈和经济带;“城市绿芯”盐盆山清和公园一体化项目的开发为聚人气、兴文旅夯实了底气;工农商旅齐头并进,激活了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小”街道如何实现“大”作为,盐盆自有“妙招”。

  政企合力搭建平台 直播小镇“干大事”

  盐盆街道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和“生命线”来抓,通过树立“全员招商、专班服务”的意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实施“乡贤+”的模式,多措并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短视频的快速发展,直播行业可谓是站在风口上起飞。为了紧跟时代浪潮,给更多视频博主一个“造梦空间”,盐盆街道考虑以辖区独有的区位优势,发展电商直播、数字经济。于是,该街道招商组赴杭州各个直播基地和电商平台参观学习,并在乡贤的牵线搭桥下,成功引进浙江天翎传媒有限公司来乐投资打造。

  投资1.07亿元、直播商铺超10000平方米、解决就业岗位1500个、孵化服务机构600家、培育直播及电商相关人才3000人……在盐盆街道海景花园,记者看到直播基地已基本完成初步建设,不少直播室内摆放着支架补光灯、摄影机、桌椅等直播设备,商家只要入驻即可。

  “天翎云创直播小镇分为一期和二期,一期的直播商铺基本完工,目前正在招商中。二期还将打造20亩现代农业观光中心,作为户外生态直播基地,同时周边还会配备亲子游乐园,实现‘直播+休闲+文旅+研学’一站式体验,打造温州首个全方位直播生态。”

  盐盆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全市二季度擂台赛唯一一个乡镇“骏马项目”,天翎云创直播小镇万众期待,经过八个月的筹划建设,一期工程将于2024年春节前后投入使用,预计3年内创造线上互联网经济和线下实体零售经济产值超5亿元,将为乐清注入文化、时尚、现代的潮流元素,打造乐清城市数字经济的全新名片和浙南地区数字营销产业园新地标。

  筑好“招商巢”,引来“金凤凰”。盐盆街道以天翎直播小镇为主阵地,发展壮大电商产业,持续推动盐盆“电商小镇”发展,新增1家网络科技公司。同时,该街道以“大块头”项目、“领军型”企业、“零土地”招商为招引重点,打造智慧生活综合体、高品质商贸综合体、家纺一站式采购基地、人才居住服务中心、温州青年创业创新孵化基地等项目。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攻克,一个步子接着一个步子迈进,让盐盆这片热土气势如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产业联盟突破瓶颈 旅业管理“激活力”

  盐盆街道,三面环山成盆地,一面临海入乐清湾,古以制盐而闻名,故名“盐盆”。其辖区地域面积20.5平方公里,设2个城市社区和8个行政村,毗邻的乐清经济开发区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808家,企业员工达8万多人,常住人口约5.5万人,其中新居民占三分之二。

  盐盆人凭着敏锐的嗅觉和敢闯敢拼的劲头,坐享区位红利,努力将经济开发区的人气转变为盐盆的财气,让盐盆变“聚宝盆”,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包租婆”“包租公”,房屋租赁行业火热。截至目前,辖区登记在册出租房2128户,合用场所827家。

  在承接经济开发区溢出效应带来红利的同时,盐盆街道也遭受着基层治理的“阵痛”。为解决出租房管理存在的各种弊端,提升社会精细化管理水平,盐盆街道在全域开展居住出租房“旅业式”管理。

  沿着经二路,在多个十字路口的广告牌上均可见名为“和盐悦社”的小程序二维码。进入小程序后,租房、企业招聘、消防安全、街道动态等一目了然,推荐出租的房源则配有图片、租金、导航等信息,精准为盐盆附近工作的员工解决后顾之忧。

  盐盆街道将散乱的居住出租房屋连接成“加盟式”旅馆,在各村社办公楼设置服务总台,落实村社干部和居住出租房房东自主管理责任,形成政府、村社、房东、房客实时互动态势,有力破解量大面广的居住出租房整治难题。盐盆街道还不断做实“数智盐盆”基层治理体系,并积极依托网格员队伍,创新打造党建引领下的“红色管家”服务队伍,引导新居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等志愿活动,不断增强新居民的归属感,让身处异乡的员工们租得起、住得好、过得安。

  “结合‘旅业式’管理,我们还会选取30人以上符合条件的居住出租房,结合和美乡村建设、‘共享社·幸福里’建设,进行规划设计,定制具有盐盆辨识度的的店招及LOGO,通过打造‘一老一幼’共享空间、读书角、创业沙龙、新居民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等系列场景,打造新时期具有盐盆特色的居住出租房屋管理品牌。”盐盆街道相关负责人称,该街道创新管理的“旅业式”出租房模式下步将会在全市多地复制推广。

  村村联建抱团发展 齐心同筑“共富梦”

  俗话说:“一根稻草抛不过墙,一根木头竖不起梁。”盐盆街道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合作造血”理念,将9个村144.73亩工业返回地用于共同建设,成立盐盆九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彻底实现了从过去“输血式”扶持到如今“造血式”发展的转变。这一创新做法在乐清尚属首例,开创了村集体、政府、企业等多方合作共赢的新模式。

  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租赁、参股分配……三年来,九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挥“两新”党组织作用,与各村基层党组织结对走好“共建路”,将零地整合,紧挨经济开发区打造三个区域的厂房建设。目前已经全面完成招租投产,前期每年将给村集体增加近400万元的租金收入,后期通过孵化培育,预计每年达到超2000万元的经济收益,以“共富工坊”等模式带动村民就地、就近实现就业,实打实地让“好资源”变成“金饭碗”,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活水长流”。

  九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的探索,只是盐盆街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盐盆街道坚持以强村惠民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整合各类资源、汇聚各方力量,通过“活血+输血+造血”多管齐下,稳步推进集体经济发展,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村民老王原是一名渔民,年纪大了便不再出海。2023年,老王在盐城社区新建的综合菜场内租用了一间活鱼摊,年收入达20万余元。其妻则负责村办公楼的保洁工作,月工资3500元。另外,他所在的村集体,通过股份经济合作社出租经营方式,每年带来80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老王一家实现“租金+薪金+现金”的“多金”齐收。跟老王夫妇一样在家门口实现致富的村民纷纷感慨“以地生财”的发展模式,让村民找到了一条新的“生财之道”。

  近年来,盐盆街道坚持“一村一策”,立足各村自身资源条件,厘清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农田统一流转种植、村级农贸市场、盘活铺面、新建村综合楼等多种融合项目,实现了“项目全覆盖”目标。目前,全街道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749.49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4484.91万元。

  如今的盐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商贸铺天盖地,城乡人居环境焕然一新,百姓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一直以来,盐盆街道时刻保持全速奔跑的“热度”“速度”和“温度”,锚定“盐盆山海未来城”发展定位,聚焦重点,多方协作护航发展,主动融入主城区、经济开发区一体化发展,在加速打造成为乐清产城融合核心之地的同时,“花式”铺就百姓“共富路”,将民生愿景绘成幸福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