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残运会上传来好消息
乐清黄玲玲夺铜牌
![]() |
黄玲玲(右二)领奖现场。 |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程遥
10月25日,在杭州文汇学校草地掷球场举行的亚残运会草地掷球女子个人B1铜牌赛中,乐清选手黄玲玲战胜对手,获得一枚铜牌。这是乐清选手在此届亚残运会中收获的首枚奖牌。
据了解,黄玲玲是乐清乐成人,今年30岁,是中国残疾人草地掷球队队员。
草地掷球是一个户外运动项目,起源于英国宫廷,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即便是现在,在英国、法国的一些街头,还能看到一些老人和儿童在玩这项运动。
这项运动,男孩子小时候可能都有玩过,有点像大型的“打弹珠”,也被称为“草地上的冰壶”,对运动员的力量控制能力要求很高。在中国,草地掷球运动最早是在香港以及广东省流行,近些年才逐渐开始在浙江等地受到欢迎。
在比赛时,双方运动员要轮流向预先规定的目标球掷出滚球,靠近目标球的一方得分。单打比赛中,先得到21分者获胜。一场比赛快则1小时,慢则两个多小时。
赛道有40米长,而目标球往往在掷球线的30米开外,球又是扁圆的“偏心”球体,增加了比赛难度和不确定性。
在亚残运会的赛场上,与田径项目的领跑员不同,草地掷球项目的引导员是通过语言向参赛运动员描述球的位置,运动员则基于引导员的描述,感知目标球的位置,再准确将球掷出。这一过程需要极高的默契和信任,以及不断调整和练习。
草地掷球在2014年韩国仁川亚残运会上首次成为正式竞赛项目。而本届亚残运会,是中国第一次组队参加草地掷球比赛。在此之前,亚残运会草地掷球赛场上从未出现过中国队的身影。此次比赛共有12名队员代表中国参赛,黄玲玲是队内唯一的温州人。
杭州亚残运会草地掷球项目参赛者包括视力残疾和肢体残疾的运动员,按照残疾轻重等级分为6个组别,将产生18枚金牌。而黄玲玲参加的正是女子个人与混合双人B1级别的比赛。
在率先进行的女子个人B1级别比赛预赛中,黄玲玲的发挥并不是十分理想,前两场预赛都失利。好在,后两场预赛中,黄玲玲置之死地而后生,接连两次战胜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对手,挺进半决赛。
在半决赛中,黄玲玲以5比12输给了泰国选手迈蒂妮·旺冲布(此项目冠军),十分遗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黄玲玲也表达了自己遇到困难:“因为看不到,得听引导员的声音,必须要辨认准确,听的不准确,方向会偏。”不过,黄玲玲也努力克服困难,引导员不断给她鼓励。“他让我不要慌,慢慢来,不要考虑太多,他会帮我调整好角度,几轮下来建立了默契。”黄玲玲说。
由于逐渐熟悉对手的实力,一场场比赛打下来,黄玲玲的状态逐渐好起来。就在10月25日的铜牌赛中,黄玲玲重拾信心,向奖牌发起冲击。值得一提的是,黄玲玲的对手是中国队队友樊红艳。在个人第一场预赛中,黄玲玲曾输给樊红艳。此番二战樊红艳,黄玲玲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在关键时刻终于没有失手,以19比9的比分战胜了樊红艳,夺得这枚宝贵的铜牌。
此次亚残运会,黄玲玲还有机会冲击奖牌。在混合双人B1级别的项目中,她和翁飞彪组成混双搭档,目前战绩是一胜一平一负。她和队友将力争赢得剩下的比赛,争取进入决赛圈,为中国队再夺一枚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