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5版:柳职·写手俱乐部

春风化雨 教泽流芳

柳市职业技术学校三位教师获温州市级荣誉

  又是一年春华秋实,又是一年桃李芬芳。为大力弘扬尊师重教传统,强化榜样引领感召,挖掘宣传身边可学可做的教师模范典型,让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柳市职业技术学校的优秀教师,听听他们教书育人的故事。

  何国勇:让枯燥的理论变得有趣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剑佩 文/摄

  一方讲台,三寸粉笔,四季流转,一生光阴。他是学生眼中的“阿勇哥”,是青年同事心中的“指航灯”,是担当有为的计算机学科带头人。从事教学工作18年,他身体力行培养“大写的人”,他在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路上真正担当了立德树人的“大先生”。他就是柳市职业技术学校老师何国勇。近日,何国勇被评为“温州市优秀教师”。

  开学季,何国勇跟往年一样,忙着准备计算机讲座PPT内容,看似一场简单的讲座,但在何国勇眼中,却是高一学子梦想起航的地方。“新生的第一堂计算机课,要让孩子们规划好高中三年求学生涯,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不负三年所学。”何国勇说。

  今年毕业季,何国勇所在的班级计算机专业高考平均分达到125分,其中最高分140分,两名学生如愿进入本科深造,打了一场漂亮的高考战。优异成绩的背后,得益于何国勇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专业又不失幽默。一堂课下来,学生听得入神,老师教得兴起,周而复始,计算机课成了学生翘首期盼的课程。

  效果在课内,功夫在课外。“让孩子们迷上计算机,先从备课开始。”何国勇说,纯粹理论讲学,显得枯燥乏味,学生食之无味,但融入发生在身边的不同案例和故事,切身说法形象又生动,通过知识点的延伸,让课程活起来,孩子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不过,单靠老师课间的45分钟授课,还不能检验每个学生的“成果”。为了精准教学,何国勇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推送作业及反馈情况,就能清楚地掌握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通过答题对错判断学生所学,再辅以精准推送,巩固知识点,从而举一反三。”尤其是进入高三,何国勇经常给学生“开小灶”,一对一补习,让孩子成绩“更上一层楼”。

  “通过这几年的线上精准推送,掌握了更好的提升学生学习的方法。”今年,何国勇带着他的团队成员将《“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顺利结题。这种严谨自律又善于思辨的学习也让他斩获颇丰,其中荣获2020年浙江省中职职业能力大赛创新创业二等奖(指导学生)、2018年浙江省中职教学能力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二等奖。

  从初心走入匠心,从匠心成就初心,选择了教师职业,何国勇一直奔跑在幸福之路上,“路虽漫漫,更要上下求索,对得起肩上背负的责任感。”

  江德绪:教育中传递工匠精神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旭怡

  敬业才能成就事业,尽责才能赢得尊严,身正为范、踏实肯干是对他多年来工作的最好诠释。他是江德绪,日前,他刚刚获评“瓯越名匠教师”。

  每天8时到校,晚自习21时结束后再到数控车间转转,个别学生会在课后去加强练习、强化技能,有时要持续到22时,这是江德绪的工作日常。本着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技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江德绪,以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广大学生。

  职高生相较于普高生文化课基础薄弱,而专业技能课却不同,因为从零开始给学生提供了新的平台,且多数学生意识到这可能是未来谋生的手段,学习通常比较积极。江德绪不断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通过测试选拔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温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比赛等,逢赛必上,而他自己也在积极钻研专业技术操作技能中同步成长。江德绪告诉记者,乐清教育这两年加大投入,学校添置了大量新实训设备,而几年前许多设备学校里没有,参加技能大赛主要是冲着比赛当天可以有一次操作机会去的,“每参加一次比赛,就多了一次上手操作的机会。”

  这些年来,江德绪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加以实践验证,多次在温州技能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并代表温州在浙江省多次获奖。近三年他的个人技能、教科研、课题论文等先后荣获温州市级奖44次,国家和省级奖24次。

  江德绪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正式成为柳市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之前,他在企业做了5年的机械产品设计。在企业各类产品研发中,他主持或参与多个项目的产品研发工作,成果显著。其中 PD331漏电保护开关、RB-6电动机保护器、RB-7电动机保护器、KJD17GF电磁开关和CKDD1电动机保护器科技成果先后在2010年和2015年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登记,并先后取得一种带断电保护的开关等8项国家专利。与其说他是一名老师,他更像一名工匠。

  本学期江德绪教的是钳工和数控车床,之前教过二维CAD、三维建模、普车、钳工等。现在的社会,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出现,而且更新的步伐越来越快,作为一名职教老师,要想成为行家里手,就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学习。江德绪将“工匠精神”贯穿在教学全过程,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熟悉、专业技能的熟练操作,把学生的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培养融合起来,把“工匠精神”贯穿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他还成立了乐清市江德绪技能大师工作室,把自己精良的技术无私地传授给了他人。

  张庭洁:唯有生声深入我心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旭怡

  “我很幸运,我遇到的学生都非常好。”“我喜欢与学生在一起,唯有生声深入我心。”一提到学生,从教27年的张庭洁,始终记着做学生生活中的母亲、错误中的大夫、交往中的挚友。近日,张庭洁刚被评为“温州市优秀班主任”。

  2002年,张庭洁从乐清市三山中学调到柳市职业技术学校时,接手的是一个差班,因为中途接手,学生们对她很排斥,经常故意整事。犹记得一堂课因为学生们太闹腾,5分制的课堂纪律,任课老师只给打了一分,尤其是一个调皮的男生上蹿下跳,把她气得不行。

  那时老校区附近治安不太好,一天上班途中张庭洁的包被抢了,包里除了教材、备课本外还有现金若干。班里最让她头疼的那个男生跑来安慰她:“老师,人好好的就行,钱财都是身外之物。”那天的4节课,课堂上格外安静,学生们学得都特别认真。还有一天,办公室的门被风带上反锁了,又是那名男生,从积满灰尘的小窗爬进去开门。换个角度看待,原来淘气的学生也很可爱。

  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长处和闪光点,自此,张庭洁开始关注细节,善于发现学生的长项,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学生相互竞争,超越自我,让他们多参加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一个学期后,那个班的四项竞赛进入全校前五。

  每年生日,张庭洁都会收到许多学生的祝福,其中有个女生自2017年开始年年在凌晨时分给她发祝福红包,心意弥足珍贵。那年女生的父亲身体不好,她每天上学前要先给父亲准备流食,再给弟妹做早餐。父亲做检查,她经常请假陪同。张庭洁非常心疼这个女生,尽己所能给她提供帮助。女生说她一直忘不了当年张老师给她买的衣服,特别温暖,张庭洁却不记得这件事了。女生结婚了、怀孕了、买房了,都会第一时间告诉她。看到学生幸福,张庭洁格外开心。

  9月5日是高二学生报到的日子,张庭洁很期待与学生们重逢,“想这些宝贝了”。一年的相处,学生们自信足了,举止有礼,做事也稳妥了。“相信这些孩子们会越来越优秀。”提起学生们,张庭洁满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