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2版:城事

乐商逆行驰援四川泸定震后救灾

他用公交车队打通救援生命线

逆行救灾的公交车。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程遥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中在磨西镇。“泸定,加油”的声音在国人的朋友圈里不断地传播。昨日,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获悉,扎根泸定的乐商张有满在地震后逆行驱车前往震中灾区,连续数天组织公交车队转运人员和物资,奋斗在救灾一线。而“互助精神”,是他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最多的词。驾车逆行进入震中张有满是乐清大荆人,今年53岁,扎根四川泸定已快10年了,是泸定县公交有限公司董事长。目前,该公司有70多辆公交车开展运营工作。9月5日中午,正在办公室办公的张有满听到周围持续巨响,转而感受到强烈震动。曾经历过四川汶川地震的他很快反应过来,这是地震,而且震级不小。“以前5·12地震时我在成都,没有多大感觉,但这次声音太响,摇晃太剧烈,还是比较猛的。”张有满形容道。等张有满跑到室外躲避后,地震很快停了下来。此时,张有满开始担心公司的公交车辆和司机,公司运营的既有城市线路,也有城乡线路。由于受地震影响,手机信号中断,张有满无法联系到部分城乡线路的公交车司机,其中更是有磨西古镇、得妥镇等地的3辆公交车司机始终无法联系上,他担心那边可能受灾较大。他一边组织公司管理人员紧急开展联系,另一边自己驱车逆行,前往位于震中的磨西古镇等地。一路上,路况十分差,让他时不时遇到堵车,偶尔还有落石落下,惊出一身冷汗。原本40多分钟的车程,张有满等人硬是开了3个小时。虽然磨西古镇受灾不轻,一些老房子倒塌,但幸运的是,他通过公司之前给司机配备的对讲机,成功联系上3辆公交车的司机,人车平安。  车队投身灾后救援公交车没事了,但张有满等人很快就作出决定,发动公司员工,利用现有的公交车对震中地区进行救援。“浙江商人有一个固有传统,就是在灾难面前要有互助精神,既要会自救,也要勇于帮助他人。”张有满说,这个决定也获得公司管理层的支持。张有满先是召开了司机动员会,要求在家或者在县城的司机立即集合,动员他们参加救灾转运工作。“通过我们号召,不少公交车司机响应了这个决定,踊跃报名参加。”张有满立即对司机进行了分工,先安排12辆公交车,选拔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司机驾驶,展开转运工作。“这第一批12辆车主要是运送各地过来赈灾的民兵、技术人员和医护人员,把他们送达指定接驳地点。”张有满说,他亲自指挥公交车出发,并要求司机们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心尽力、争分夺秒地完成抢险救灾任务。一路上,虽然有警车开道,但落石和障碍物随处可见。有一些道路被障碍物堵塞,还需要推土机将道路推平,才能顺利前进,有些堵塞情况较为严重的,还要绕远路。直到深夜,张有满等人才得到“车辆顺利抵达,完成任务”的消息。很快,张有满又接到任务,这次不是运人,而是运送物资,需要将矿泉水、泡面这些物资从县城运到灾区。他又忙着调动3辆公交车负责运送物资。守在城乡公交运转站里的张有满,虽然没有亲自驾车,但忙着协调各方的运输需求。这一夜,他紧绷着的神经丝毫不敢松懈。  为“第二故乡”全力救灾9月6日这一天,张有满的任务更重了。一大早他就接到通知,要求对受灾较重区域的群众进行转运。这一次,他调动了18辆公交车投入转运工作中。时间紧迫,一路上,公交车一边接上需要转移的群众,有些受灾群众零星站在路边等待,只要车上有空位,公交车司机都会将人带上,运往当地政府安排的安置点。粗粗算来,仅这一天,他们就送了1441人前往安置点。“这是我们公交车司机工作强度最大的一天,一些司机难得休息,连轴转开车,有些连饭都没办法吃上。”张有满说,有些路段无法前去的,司机们一听通车了的信息,立即驾车前往。一些司机更是连续开了4趟,他们心里想着早点送完这一批,去接下一批。张有满也更忙碌了,他没办法回家,一直待在城乡公交运转站里指挥,手机电话不断。“有些亲友得知地震后,都打电话来问平安,谁知我的电话都在通话中,只能通过微信给我发信息。”张有满苦笑道。直到记者联系他时,他仍在不断遥控指挥。“我的大脑一刻都不能停下。”他形容道。对于泸定县,张有满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早已是他的第二故乡。“泸定有着深厚的红色革命传统,飞夺泸定桥就发生在这里,也深深影响着我们这一代的乐商。”张有满说,此次面对灾难,全力救灾是他们必须要做的事,要为这第二故乡出一份力。

  扫一扫

  看视频

  曾盼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