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访乐斯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呈新
![]() |
![]() |
扫一扫 看视频 叶长一 拍摄 整理 陈瑶璐 制作 |
![]() |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叶长一 通讯员 王志成
人物名片
陈呈新,1955年出生于白石镇大园村(今白石街道密东村),现任乐斯化学有限公司、江苏乐斯化学有限公司、吉林乐斯药业有限公司、青海乐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乐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乐清市金鼎大酒店董事长。曾任浙江省民营企业协会副会长,温州市化工协会副会长,温州市工商联总商会常委,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届温州市政协常委,乐清市工商联合总会副会长,乐清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农工党乐清市委会副主委等职。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告子下》)。这句名言警句,成为陈呈新成长、创业的真实写照。
孩提时,陈呈新过着吃不饱的日子。回忆过去,他感慨万千。小学在村里完成,读初中时,因为村里没有中学,他只能下山去白石中学读书。
上世纪60年代,大园通往中学只有一条崎岖不平、曲折坎坷的小山路。为了求学,陈呈新每天都要翻山越岭40多分钟,始终觉得这样的日子很幸福。但仅一个学期,由于家庭贫困诸多原因,父亲生病缺钱治病而去世。面对家庭无经济收入的困境,他无奈停止了求学路。
那一年,陈呈新12岁。他说,痛失父亲悲伤的镜头,终身铭记在脑海里。当时,父亲拉住他的手说:“新啊,你要靠自己了,要多努力,多吃苦,把地种好别没饭吃,别人的东西不能拿,有困难多找人商量,听妈的话……说起这些,陈呈新的眼里涌出了泪花。
为了赚钱维持生计,陈呈新毫不犹豫地挑起家庭重担,早出晚归,不管是什么活,只要能赚到几分钱,都拼命干,尝遍了人间的辛酸苦辣。每天天刚亮,小小年纪的他就到山上砍柴,然后挑着柴草奔走容易打滑的沙石小山路,到乐清市区望来桥北首东河西岸市场卖掉,以此贴补家用。他还记得,一天,为了赶个早,没吃早餐,柴挑到市场上卖掉后,感觉又累又饿,他就在市场上买了个灯盏糕吃,那个味道,至今想起来还是天下最好吃的美味。
1968年,13岁的陈呈新参加了村里劳动。插秧、拔草、施肥、割稻,无所不能,他当过队里打稻的记工员,做过水电发电厂的临时工。他还曾是一位拖拉机驾驶员,一天下来,有时累得都不想多说一句话。
劳动磨砺心智,实践促进成长。好强的陈呈新立下志向,一定要走出去,走出大山。之后,他跟随乐清的供销大军,赴湖北、北京等地做小工,当厨师,推销低压电器。当时,只要是合法的,不论是什么活,陈呈新都愿意去尝试、去干。
创新业打开新局面
到了1975年,多年的摸打滚爬,积累了一定经验的陈呈新,开始与13人合股在原乐成镇后所创办乐清城东化工厂,担任厂长。
1979年9月,为了扩大生产,陈呈新再次扩股,注册资本50万元,创办乐清县化工一厂,任厂长。工厂主要生产染料扩散剂。为了适应企业发展,他认为从大山里走出“充电”很重要,他利用一切机会,去进修、去学习。不论是在厂工作,还是出差奔波,他珍惜时间,不放弃每一次学习机会,同时还买了好多专业书籍,硬是一页页“啃”下来。
通过在杭州大学社会主义学院几年的努力学习、进修,陈呈新取得大专学历和工程师技术职称。“那段时间的学习,真是惜时如金,更是不知道什么是苦。”提起这段人生经历,他一脸笑容。
29岁那年,陈呈新如愿娶到了当时大园村党支部书记的女儿为妻,完成了个人的终身大事。结婚时,他大胆地询问岳母:“我家这么穷,您怎么舍得让女儿嫁给我?”岳母笑着说:“呈新,你穷点没关系,只要肯吃苦,以后一定会好的。”陈呈新十分感动,他说,岳母的话也成了激励自己继续奋进向前的动力。
一直走在科技前沿
1988年10月,陈呈新和瑞士华人章筱江,创办乐清第一家中外合作企业——温州乐瑞染料有限公司(乐斯化学有限公司的前身)。当年,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引进一批工程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组建科技专家团队;同时,投入巨资,配备电脑测色系统、液相色谱、紫外扫描仪、气相色谱测试、分析仪器等。这些高科技设备,助力公司新产品开发和工艺改进。
一年时间,公司成为浙江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产品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远销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陈呈新借机对管理进行了系统化、数字化改革,实施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坚持工艺创新,让产品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农民出身的他,对于化工行业一直有一种心怀天下的情怀。陈呈新说,农药和医药都是国家颁发生产许可证的行业,没有许可证绝对不可以生产。农药是经国家批准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产品。比如说,乐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一个产品叫咪鲜胺原药,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小品种特色农作物登记财政补贴项目。该产品对杨梅等所有水果具有杀菌、保鲜的作用,对小麦、水稻生长中霉枯病等也有高效的杀菌作用。农作物如何防患?打什么药?这些,都是科研团队要研究的项目。陈呈新俨然像位专家,向记者娓娓道来。
正是因为管理体系规范,产品技术工艺领先全国同行业,之后,乐斯化学有限公司磐石厂房建成投产。陈呈新又投入巨资,请来专家每天全身心扑在公司。2014年,陈呈新向科技创新产品发展,在上海建立实验室,聘请了世界级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组建高科技研发团队,从事世界科学前沿的农药和医药的研发。
不畏艰难坚守突破
2003年,陈呈新响应乐清建设具有山海特色的宜居宜创业现代化城市和促进全市传统产业经济向资源集约型、知识型和清洁型的高效持续生态经济转型的整体安排,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征地500亩,投资近5亿元建成江苏乐斯化学有限公司,并把乐斯化学有限公司整体搬迁到连云港,生产酸性染料、农药及中间体三大类化工产品。
浙江乐斯化学有限公司的产品咪鲜胺取得了国家技术专利,年产值达2亿元。产品咪鲜胺和草胺膦原药采用自主研发的先进生产工艺,年产量3000吨。该公司属乐斯化学有限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就达43名,拥有省级技术研发中心。
公司特聘请了海归专家卢智辉博士及团队全面负责产业战略发展方向﹑产品布局﹑研发计划﹑团队建设和技术指导。公司咪鲜胺属于国内除菌剂的行业龙头﹑国家行业标准起草单位,产品90%以上出口,获2011年度和2013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技术发明三等奖”﹑2014年度和2015年度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技术创新三等奖”和“技术创新二等奖”。《超高纯度新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绿色生产工艺》是首席技术总监卢智辉博士,运用自创的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原理,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成功开发的国家战略性新能源材料,高新技术领先世界先进水平,并成为“独角兽”上市公司“宁德时代”的战略合作伙伴。
正当企业生产的化工产品供不应求之时,2019年3月,受江苏盐城某工厂爆炸案影响,实际投入资金5亿多元占地500亩的江苏乐斯化学有限公司被叫停,给公司带来极大的困难,全体员工面临“下岗”,产品订单因停产而无法交货。陈呈新四处奔走,半年、一年,为了不让这些宝贵的技术人员流失,果断决定:停工不停工资。另一边,江苏乐斯化学有限公司产品停产,咪鲜胺价格从每吨6万元上涨至18万元。
2019年,陈呈新坐不住睡不安,马不停蹄,一边与江苏省有关部门联系,一边跑全国各地找地方生产,找旧厂房改造成车间出产品。通过日夜考察,陈呈新终于在吉林市把一家已停产闲置10多年的化工企业买了下来,成立吉林乐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又赴青海海西州,创办青海乐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三年时间啊,每天不停地奔波,同时在吉林和青海两地建厂房,抓生产,一天睡几个小时。”就这样,三年里,陈呈新在吉林成立了两家化工厂,在青海建了一个占地面积200亩的化工园区。陈呈新说,2020年,青海的这家工厂投入成本已收回三分之一,预计今年会收回全部成本。
诚信人品赢得客户
“经历了这么多,一直来感觉还是比较顺利,但连云港厂房停产事件让我遭受莫大的打击,精神压力太大了。”采访中,陈呈新实话实说,虽然目前已迈过了这道坎,但回想这几年,坚守初心,执着一行,真的是不容易。
陈呈新向记者讲述了几件动人故事。江苏乐斯化学有限公司停产时,英国客户正急需产品,但公司一时又无法生产出产品,如果再无法交货,那么不但损坏名声,而且面临国外客户起诉。陈呈新以诚相待,及时与以色列、欧洲等相关客户沟通、协商,说明公司不能交货的原因。这些客户都有10多年的交情,在这关键时刻,不但没有起诉,而且都表示十分理解,只要能恢复供货,他们愿意再等等。为此,陈呈新先与吉林一家企业谈妥,利用江苏乐斯化学有限公司的专利,借用吉林企业的场地,开展变通式的生产,终于解决了国外客户燃眉之急。
另一件事是因为江苏乐斯化学有限公司停产了,吉林公司刚创建,资金周转有点难,交货也有点慢。一位有七八年生意来往的客户得知情况,问陈呈新需要多少资金加快生产?陈呈新也实情相告,对方二话没说,一周内就打了几千万元到陈呈新公司账户上。条件只有一个,及时交货。
2020年,吉林乐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青海乐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建成投产后,市场上的咪鲜胺每吨价格又回落至7万元。提起坚守的这份产业,陈呈新两眼发光。今年66岁的陈呈新,看起来精神抖擞,充满激情。“你没看过他工地上回来的样子。在酒店,他一下子就年轻了10多岁。”作为陈呈新的老朋友,王志成老师感叹。
如今,乐斯化学有限公司、江苏乐斯化学有限公司(经江苏省化工整治办专家审核批准同意整改后恢复生产)、吉林乐斯药业有限公司、青海乐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都安装五位一体安全控制系统生产装备,安装DCS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和检测设施,所生产的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40%,并形成了全球产业链。
热心公益大爱无疆
在外奔波十几年的时间里,陈呈新的那份家乡情结,让人动容。
早在1993年,白石第三小学扩建,得知缺资金,第二年,陈呈新向学校捐助11万元,建成一幢教学楼。学校将此教学楼命名为“呈新教学楼”。“那个时候很少会有企业资助学校盖楼。”陈呈新说,他也因此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为教育捐资功在千秋奖”。从2009年开始,陈呈新为中雁学校兴建“呈新楼”和增添教学设备捐资20万元,至2011年已捐资60万元。一直来,受过陈呈新资助的孩子都称他“陈叔”。陈呈新向记者讲述了其中的一个孩子。10年前,他与山西男孩李崇结对,并资助他顺利读完四年大学。李崇的父亲患有癌症,为了治病,母亲卖掉了唯一的房子,李崇却在父亲去世后不久收到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大家知道学艺术的比较费钱。”陈呈新说,李崇第一年的学费就将近四万元。基本上没有生活费的李崇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后来被老师和同学发现。同班的一名乐清籍同学因其父与陈呈新相识,便介绍李崇与陈呈新联系。
得知李崇的情况后,陈呈新开始每年资助他三万元学费。李崇的母亲刚开始有疑虑:“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哪里会有这么好的人?”便要了陈呈新的电话号码。在与陈呈新的交谈中,李崇母亲泣不成声。
现在,李崇留在北京发展,平时常常打电话来与“陈叔”聊天叙旧。陈呈新每次到北京出差都会与他见面,聊聊近况。虽然二人距离很远,但情同父子。这样的事还有很多。
在他的手机里,珍藏着一条短信,“陈叔你好,玲琴真诚地感谢您和潘姨给予我的关怀与帮助。还有,我在学校里一切都好,您不用为我担心。”玲琴说,几年前,要不是有“陈叔”的帮助与鼓励,此时此刻的她还徘徊在大学校门外。和玲琴一样幸运的还有另外20来名贫困大学生,他们都曾因为家境困难面临辍学。2003年,市委统战部向社会公布了一批缴不起学费的高考录取生名单。陈呈新得知后,一人结对了17个孩子。
2007年以来,陈呈新投资5亿多元人民币在乐斯化学有限公司旧厂址建成乐清市金鼎大酒店。该酒店是温州市实施“退二进三”政策后诞生的一个大型项目。陈呈新为金鼎大酒店制订了“厚德载道,崇仁重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
之后,又投入近亿元人民币建成金鼎会展中心。2017年4月,为金鼎大酒店和金鼎展示中心之南、乐斯桥以西、华新桥以东潘湖溪两岸370米的石砌河堤改造工程和绿化工程捐资20万元、投资90万元,把黑臭河改造为清水河;为白石街道五水共治捐资20万元,发动金鼎大酒店全体员工为五水共治捐资近万元。因此,陈呈新被中共乐清市委和乐清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乐清市治水功勋人物。
提起公益,太多了。陈呈新曾为仙溪捐资修复被洪水冲毁的桥梁,当地的老百姓称修建的桥为“乐斯桥”;曾捐资130万元修建磐石标准海塘500余米。据不完全统计,陈呈新资助15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在江苏乐斯化学有限公司停产期间,陈呈新资助江苏省灌云县50名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每人5000元。据悉,20多年来,陈呈新累计捐赠3000多万元。
几多耕耘几多收获。陈呈新因他的付出和努力,收获了浙江省教育捐资先进个人、中国石油和化工优秀民营企业家,以及温州市、乐清市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教育捐资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