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五”搭建干群“连心桥”
——记淡溪镇梅溪村党支部
6月30日下午,清江镇棉花塘村党支部组织了33名党员来到淡溪镇梅溪村参观。“我们是来取经的,梅溪村垃圾分类做得很好,村党支部的“三·五”工作法更是值得我们学习。”棉花塘村党支部书记陈德平说。
“三·五”工作法是梅溪村党员联系群众,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助推乡村振兴的一项有力措施。“每个月的5日,是村全体党员、村委干部、村民代表们的义工日,通过深入村里每个角落打扫卫生、发现查找问题;15日,是党员学习日,主要是传达上级精神,传授最新知识;25日是党员联系群众日,每次都有10多名党员参加,利用晚上村民在家的时间,一起入户夜访,了解村民有什么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梅溪村党支部书记王信良介绍,这项工作已经坚持了两年多,效果非常好,有效拉进了党员干部与村民的距离,群众不用上门找干部,小问题能当场解决,有困难的则带回来在党员学习会、村干部会议上大家一起想办法。
“6月25日晚,下着大雨,我们的夜访活动也没有暂停,当天慰问了一名困难党员,并走访了今年有孩子参加高考的家庭,了解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从平时的夜访情况看,村民反映最多的是盖房子如何审批、审批流程怎样?”王信良笑着说,这也可以看出,村民们富裕了,对住的要求更高了。
刚刚过去的周末,梅溪村异常热闹,状元巡街、打大猫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及外地游客前来观看,首届状元宴更是办了200多桌。
当天,大批游客涌入,村里停满了车辆,为办好这次活动,梅溪村在家的20多名党员组成义工队伍,有的到路上引导交通,有的在活动中敲锣打鼓,有的跑腿打杂。
“一桌状元宴是800元,200多桌,仅这一项就给农家乐带来了逾16万元的营业收入,当天还有很多村民摆摊售买杨梅、玉米、西瓜、石斛、鸡蛋等农产品,都被一抢而光。”王信良说。
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为何能成为游客打卡胜地?这得益于村里“文化+旅游”,打造美丽乡村的发展思路。2014年,梅溪村两委首推“状元小镇”概念,通过充分整合南宋状元王十朋故里文化资源,展现淡溪山水魅力,凸显民俗特色,打造融合乡村产业发展新平台。
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梅溪村先后打造了梅溪草堂、王十朋纪念馆、梅园、荷花池等景点。如今,围绕“状元”主题,梅溪已渐渐形成了一个文化旅游圈,游客逐年递增,村口店铺的租金都跟着上涨了。
“2014年前,一间店铺只能租到2000元一年,从2016年开始,一间店铺投标价已经涨至了2万元一年。”王信良介绍,村里共有16间村集体店铺,仅这一项,每年就增加集体收入近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