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正是保险公司开展“开门红”活动的时节。从往年险企披露的数据来看,每年“开门红”所带来的保费收入几乎占到全年的三分之一。因此,险企为实现“开门红”的好业绩,一般都会在此期间加大宣传力度,主推一些保险产品。 所谓“开门红”是指保险公司在每年一季度重点销售某些保险产品的传统,而多数险企会主推年金保险。不过,按照《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规定,自2017年10月份起,万能险不能再作为附加险与年金、两全保险搭配销售,且首次返还保险金的时间也推迟到保单生效满5年之后,这些因素都为2018年“开门红”产品的设计带来挑战。 据了解,2018年多家险企“开门红”主打“年金+万能”双主险模式。也就是说,投保客户除了年金保险,还将拥有一个万能账户,万能账户的作用是让返还金二次增值,万能险收益一般设定最低保证利率,但上不封顶。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监管要求,作为主险的万能险账户追加保费需要缴纳手续费,红利转入部分的追加手续费一般为1%,其他追加收取2%至3%。 部分保险销售人员为冲业绩,利用活动炒作概念,以“即将停售”“限时限量”“产品打折”等概念向消费者推销产品,利用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情况下的盲从心理,诱导其冲动购买产品;或者是夸大宣传,在介绍分红型、万能型等人身保险新型产品时,存在以历史较高收益率进行披露、承诺保证收益等夸大宣传或不实宣传的行为,进而误导消费者投保。 投资者还需知道:分红保险未来红利分配水平是不确定的;投资连结保险未来的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甚至可能亏损;万能保险最低保证利率之上的投资收益不确定;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保险可能要收取初始费用、死亡风险保险费、保单管理费、手续费、退保费等费用,具体以合同约定为准。消费者购买保险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保险条款,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合理安排保险保障。 据经济日报 谨防被“开门红”保险销售误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