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不久前的一天,淡溪镇马岙村民在凌晨将32对私坟迁至公墓,没有烟花爆竹,没有纸钱碎屑,没有乐队吹奏。“一觉醒来,他们都搬好了,我一点动静都没有听到。”一村干部这样说。该村分三期对位于沿虹三线的闲置地和后山山脚的私坟进行迁移,这些地块未来将建设成登山步道、公园和油菜花观赏地。(2017年12月25日《乐清日报》) 去年乐清移风易俗的重点在改革丧葬礼俗,成绩有目共睹。同时我们也看到,殡葬改革涉及的各方面不但各自取得进展,也能够相互作用影响。发生在淡溪镇马岙村的这一幕,进一步证明移风易俗观念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村民一旦觉醒过来外化于行,那种迸发出来的强大变革力量,表明移风易俗这一顺应时代的大势,迟早会在社会各界得到积极的响应——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与丧葬礼仪治理相比,治理青山白化殊为不易,近年对私坟增量虽控,存量仍大。乐清地少人多,椅子坟占据青山满目疮痍,本地人见惯不怪,外来者触目惊心。治理青山白化,以前刷过绿漆,结果贻笑大方;后来种树掩映,观感有改进,但彻底掩盖难度颇大。及至此次马岙村民自发迁坟,让人感叹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他们一旦觉醒过来,移风易俗真正成为其行动自觉,为从根本上治理青山白化提供了一个标本。 马岙村的壮举,自然得益于全市性声势浩大的丧葬礼仪改革活动。政府引领维护公序良俗、制止奢侈浪费,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出台了合法、合情、合理的丧葬新规,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大了对违规党员干部的处罚力度。此举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衡量标准,做到了让群众满意,获得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同。这种认同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发展成一种社会新共识。特别在村一级,遇到事关村庄发展大计时,村干部和村民就容易认同这种共识,自觉地从文明环保、集约资源的原则出发来处理应对。 坐拥百亩油菜花田,每年能吸引众多游客,但发展受制于地块中的200多对私坟;村庄靠山,村民有建设登山步道和公园来锻炼的愿望,同样困扰于众多私坟的存在。马岙村如何解决村民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土地资源利用不平衡不充分的这一矛盾?无他,惟有将历史上无序形成的私坟统一迁到公墓里去,腾出土地进行统一开发利用。在农业项目成片成规模开发利用、工业项目向产业功能区集中的同时,村庄也要科学合理确定发展空间、布局框架,改变以往天女散花式的做法,提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 马岙村民主动迁坟的故事还告诉我们,村干部的带头作用巨大。村两委真想干成事情、干好事情,村干部就得站出来,敢于负责、善于负责,才能将民意之水引进决策之渠,浇灌经济社会发展沃野。愿来自马岙村的这股新风,早日吹遍乐清大地。 新风马岙来 润心静无声 ——移风易俗系列评论之二十九 村民一旦觉醒过来外化于行,那种迸发出来的强大变革力量,表明移风易俗这一顺应时代的大势,迟早会在社会各界得到积极的响应——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