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面的环卫工 也是城市名片 ■徐剑锋 为解决环卫工人露天工作、缺少遮风挡雨和休息场所的问题,相关部门将规划建设环卫工人休息室,目前乐成街道环境卫生管理所已建成部分休息室。这是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在第21个浙江省环卫工人节乐清市表彰大会上得到的消息。(10月27日《乐清日报》) 环卫工“蛮拼”的,不论严寒酷暑,不分阴晴雨雪,为了城市的整洁美丽而起早摸黑、顶风冒雨、辛勤劳作。 有尊严地工作、体面地生活,是所有劳动者的心愿。令人欣喜的是,从民间到政府,从设立茶歇的“爱心休息点”到宴请环卫工,这几年关爱环卫工行动一直在持续,他们的境况也正在逐步得到改善,由此体现的制度善意值得放大。 整洁的市容也是城市竞争力,而有了环卫工的辛勤劳动,城市的这张名片才会更加靓丽。提升环卫工劳动的“体面含量”,就是要让他们得到合理的劳动报酬、充分的社会保障、安全的工作环境、公正的劳保待遇。这既需要身份上的“正名”、人格上的尊重,也需用政策关爱和制度护航来赢得“满分”。一方面,要把环卫作业现代化、城市管理人本化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并在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上实行“倾斜”政策,从而不断提高环卫工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让他们勇于挺起胸膛做“主人”。另一方面,应通过建立互助基金、帮扶资金等,从长效机制上解决环卫工的生活、医保等实际困难,让他们真真切切地受到礼待、得到关爱,增添无限的职业自豪感和工作源动力。 善待环卫工,我们不仅要给予掌声和喝彩,更不能吝啬关爱与尊重。对每个市民来讲,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丢垃圾,既能有效减少环卫工的劳动量,也可减少作业中的风险,实际上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和关爱。 体面的环卫工也是城市的名片,归根结底,人文关怀与公共责任必须成为法定底线,让环卫工的价值被重视并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才能真正构筑起关爱环卫工的坚实屏障。 (作者为公务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