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娴 12月19日上午,乐清献血达人、安邦护卫有限公司的吴谦在省中医院顺利完成了286毫升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为宁波的一位女士带去重生的希望。吴谦是全国第6164例、全省第322例、温州第29例、乐清第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12月20日《乐清日报》) 2016年,是乐清造血干细胞捐献元年。在吴谦之前,乐清的3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分别是:驻乐海军某部29岁军人洪毅,他的救助对象是一名35岁的女白血病患者;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员工肖敏,他的救助对象是一名6岁男孩;41岁的城南街道副主任顾海丹,她救助了一名20岁的血液病患者。3人均于今年捐了骨髓。 在10多年前,我们还在赞叹台湾同胞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热情,因为那时,常能看到台湾同胞为大陆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新闻。故事读多了,自然产生疑问:大陆14亿人口,也有自己的骨髓库,为何捐赠者那么少?几年过去了,不能不说,时代真的在进步,人们对于爱的理解,更加丰盈、博大了。 中华骨髓库起步其实并不晚,成立于1992年,比台湾慈济骨髓库还早一年,但是由于诸多原因,进展迟缓。2001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重新启动这项工作。2001年8月才出现了第一例非亲属骨髓移植。到2002年6月,共有2万多人的配型数据,配型成功400例。2003年,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库容数据突破10万人份。截至2016年11月30日,中华骨髓库库容总计2327837人份,捐献造血干细胞例数总计6121例。这是一个极大的飞跃,捐献骨髓的理念,已被很多中国人所接受。 10多年前不敢梦想的事情,今天已成为现实,骨髓库库容数量的增长,见证了时代向前的步伐。虽然离每年上百万患者的需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但这个距离在逐步缩小。 一年之中,乐清这座滨海城市骨髓捐献者的比例居全省前茅,见证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的发展进程。乐清人对献血与献骨髓的认知,非常符合乐清的经济与文化水平。去年乐清近万人次参与无偿献血,年采血量达2800L,相当于2.8吨的鲜血,确保了全市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从2006年以来,我市连续被评为浙江省无偿献血先进县。去年10月17日上午,乐清市红十字会在市中心公园开展了大型的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现场400多人参加了活动,共采集了187份爱心血样。这些“血写”的数据,显示了人间大爱。 以特蕾莎修女的看法,人类的不幸并不存在于贫困、生病或饥饿,真正的不幸是当人们生病或贫困时没有人援手。诚然,对同类的爱,是一种信仰,是这个社会的温暖底色。感谢这些捐献骨髓者与无偿献血者,他们展现的美好人性,足可抵御浮躁社会里的种种丑陋,让那些灰暗的生命重焕光彩,也让一些曾经冷却的人心回暖。 (作者为乐清市民) 捐骨髓之大爱,社会的温暖底色 「乐清观察」 感谢这些捐献骨髓者与无偿献血者,他们展现的美好人性,足可抵御浮躁社会里的种种丑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