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让率明显提高 看到乐清日报记者正在现场采访,正在行走的张女士忍不住说起了前天几第一次接受礼让的感受。当时张女士抱着小孩,从时代广场门口刚踏上斑马线,两个车道的车辆齐刷刷都停在了斑马线前,“当时的感觉太让我感动了,以前在电视里看到的这种现象,竟然被我碰到了。现在走路,碰到的越来越多,每次接受让行,心情都美美的。”张女士说这种行为文明又温暖。 12月13日下午两点半,在时代广场门口,乐清日报记者在斑马线前实地观察让行情况,10分钟内,经过的34辆汽车中,有24辆做到了主动让行,让行率达到了71%。而在宁康路乐成公交枢纽站门口,经过的58辆车,15辆未做到主动礼让,让行率达到了74%。在宁康东路后所菜场附近的斑马线上,让行率虽然较低,但也达到了35%以上。在监控抓拍点宁康西路与五支环岛交叉口,让行率则达到了85%。而在去年10月份,非抓拍点的让行率不足三成,抓拍点的让行率也仅仅只有70%,这一结果,也说明驾驶员正在慢慢改变“抓拍点就规矩,非抓拍点随意”的侥幸心理,文明礼让逐渐深入人心。有关人士表示,礼让斑马线成效明显,但在整体提高方面,还需要共同努力。 管理层层加码是关键 严管出成效。机动车斑马线前让行率是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的一项得要内容。交警部门也将该项工作列入整治和推进的重点工作。2015年7月份由宣传开路,相继推出斑马线让行图、斑马线让行手势、点赞礼让行为、斑马线未让行红黑榜、“文明出行赢油卡,斑马线前必让人”主题宣传等活动。2015年9月10日正式处罚后,在电子警察点位不断增加的同时,今年9月22日,更将机动车斑马线前未让行纳入现场处罚,开展流动执法。今年11月份,更是推出了机动车斑马线未让行全民监督举报的管理措施。层层加码的管理举措加速了驾驶员礼让行为习惯的养成。 多部门联合是助力 在实地观察中,城市公交和出租车的让行率明显高于私家车,其中城市公交的让行率尤为点赞。据了解,为切实落实城市公交文明行车,该公司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规章制度,司机如因机动车斑马线前未让行被曝光,除了要接受交警部门的处罚,还要接受内部的批评和处罚。严管的管理,使得市区的城市公交成为了斑马线让行的榜样。公交司机王师傅说:“斑马线让行已经成为行车日常,听到乘客、行人的夸奖,也觉得是一份荣耀。” 同样需点赞的还有积极参与交通管理的文明交通志愿者。他们身穿马甲,手举 “文明礼让,安全出行”牌子,活跃在市区道路上,在斑马线前示意车辆减速慢行避让行人,积极引导斑马线前的安全文明交通。“今年以来,我们组织开展了105场次的机动车斑马线前未让行劝导活动。看到现在让行率越来越高,对我们来讲也是很欣慰的事”乐清市呼吁文明交通协会会长陈姿介绍说。 驾驶员认同感不断上升 谈到礼让斑马线,市民王先生很自豪地说,只要有斑马线自己就会让行:“现在开到斑马线前基本上都会让行,除了抓拍点,还要小心交警和群众,那么累的来避开处罚,一不小心被抓到还要扣个3分,倒不如自己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就如王先生所说,与其耍小聪明来逃避处罚,倒不如自觉做一个文明司机,主动礼让。在笔者采访的过程中,持有这样想法的驾驶人占了大多数,越来越多的驾驶员加入主动让行的行列。 “机动车斑马线让行管理成效很明显,但离我们所期待的目标还存在一些差距。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同时也希望行人朋友在这种文明氛围下,能不断“警觉”,自觉守法出行,让文明礼让形成良性循环。”正在路上执勤的交警如是说。 从抢行到礼让 斑马线上新风尚 乐清市呼吁文明交通协会组织会员正在劝导礼让斑马线。小陈 摄 ■记者 叶长一 通讯员 方杨洁 昨天,在乐清市区伯乐东路,斑马线前,机动车自觉停下,让行正在横过人行道的行人们。乐清市区宁康东路,斑马线前,机动车不约而同地停下来,礼让正在穿过104国道的行人们。昨天,乐清日报记者在乐清市区转了一圈,发现礼让斑马线已成为道路交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据悉,乐清市自去年7月份开始以来,礼让斑马线的管理举措不断升级,斑马线前从抢行到礼让的改变,也是有目共睹。 一位行人说,曾经斑马线前急鸣喇叭,呼啸而过的车辆,现在越来越多的加入主动让行的行列,斑马线上的风景正在成为乐清市区文明交通的新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