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化周刊·人文艺术
3  4  
乐清3部微电影
全国职工赛获奖
丁浆圆
草根文化正蓬勃
乐清仨美女
登上央视戏曲频道
色粉画《老兵肖像》
参加中山展览
拍出激情 传递快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2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草根文化正蓬勃
中雁荡山文化艺术研究院打造文化乐土
2016-12-09

    草根文化正蓬勃

    中雁荡山文化艺术研究院打造文化乐土

    ■记者 郑剑佩

    12月初,中雁荡山文化艺术研究院50余人齐聚泰顺莲云谷温泉度假酒店,书画家尚文光、周方德、戴成夫、刘顺平、谢占新、彭云峰、周士其、郑祥汉等参加现场创作。创作之余,大家促膝长谈,相互交流,其乐融融。其中部分作品还参与竞拍。

    乐清市中雁荡山文化艺术研究院坐落在中雁荡山玉甑峰下,青砖黑瓦显得古色古香。放眼远望, 山峦叠嶂下的钟前水库和白石水库,显得更加灵动和绵长,让人远离喧哗与浮躁置身于山水笔墨间。乐清市中雁荡山文化艺术研究院集聚民间文艺人才,给他们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文化群体包罗万象

    乐清市中雁荡山文化艺术研究院开办3年多,吸引了各路文艺人才的关注。在这个平台上,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发挥所长。2013年6月,乐清市中雁荡山文化艺术研究院经民政局同意后成立,现有会员50多人,其中不乏书画、收藏、摄影、音乐等各方面的文艺人才。他们希望用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用文化服务营造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

    乐清市中雁荡山文化艺术研究院是一家从事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研究、交流和品鉴活动的民间文艺组织,多年来,以“服务于群众、繁荣于文艺”为宗旨,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是植根、活跃于本土,又面向未来,并不断向广度、深度发展的一家文艺组织。

    画家周士其今年加入研究院后,参加各项活动,收益颇丰。他也带动了身边的一些文艺爱好者加入。周士其说:“研究会里有各个层次的文艺爱好者,有交流,有互动,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给人很大的启发,也给创作带来了很多的灵感。”

    作为摄影爱好者,林平这些年用镜头记录了中雁荡山的秀美风景。他以拍摄风光为主,很少涉及人文和民俗方面的内容。“在研究院的几年交流中,摄影的镜头对焦更丰富,尤其是纪实,真的是从无到有。”林平说,通过平台交流的过程中,挖掘出很多本土文化,用镜头记录,涉猎更广了。

    擅长歌舞的韩丽萍2006年下海经商后,彻底告别了自己的爱好。直到2015年,韩丽萍回到家乡后成立白石街道凤凰村舞蹈队,与邻里载歌载舞释放青春。今年6月,在研究会的牵线搭桥下,成立乐清市中雁荡山文化艺术研究院文工团。“在研究会的整合下,我们经常到全市各地参加演出,大家都很开心。”韩丽萍说,研究会搭建的平台,把我们这些草根文艺爱好者集聚在一起,尤其是第一场综合性文艺表演,唱歌、跳舞、小品、戏曲等原汁原味的本色演出,也在更好地演绎和宣传本土文化。

    “我们的组织是综合性的,不仅有专业的书法家,也有草根文艺爱好者。”乐清市中雁荡山文化艺术研究院负责人林新华说,通过整合民间的艺术人才,研究院的触角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延伸,让这个平台更有包容性,也更能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和优点。

    打造文化乐土

    乐清市中雁荡山文化艺术研究院并不局限于孤芳自赏,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造有本土文化印记的平台。

    以国学为切入点,通过讲座来弘扬传统文化,成为研究院致力于去做的主要任务。从柳市到北白象、淡溪,全年4场国学讲座,场场爆满,听众达到300多人次。国学讲座受到如此热捧,浙江万里学院兼职教授、温州市儒学研究会原副会长、乐清市中雁荡山文化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陈华荣表示深受感动,“原来有这么多人喜欢国学”。但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还会在全市范围内举行国学讲座。

    作为艺术家展示才艺的平台,研究院举办的系列笔会、展览和采风等活动,成为他们走出去的重要渠道,通过这些渠道,可以倾听更多的声音,交流更多的经验。上个月,研究院在市文化馆举行了以“白石翰缘、中雁风韵”为主题的视觉艺术作品展,共有上百幅书画、摄影作品展出。

    研究院以服务本土为主,不断挖掘本土文化,呈现不同意识形态的作品,打造本土喜闻乐见的文化的乐土。研究院与乐清市旅游局合作,编撰《乐清旅游》,把乐清的山水旅游全方面呈现出来。由于地理、语言、亲缘等各种因素的交融,研究院在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中,与三禾俱乐部、柳川书画院、白石书院开展各种笔会活动,不断把本土文化向纵深延伸。

    从“输血”到“造血”

    本月初,乐清市中雁荡山文化艺术研究院在泰顺采风,作为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20余幅作品参加竞拍,其中部分拍卖所得捐给市慈善总会。

    研究院以公益性服务为宗旨,整合民间文艺家和文艺资源,给大众送上喜闻乐见的节目和作品。但是,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如果只是闭门造车,不面向大众,不走向市场,就会拉大与群众的距离。“培育艺术品市场,让市场决定艺术家的水平和艺术生命力,这是一条必须要走的路子。”林新华说,从今年5月在柳市沪川大酒店举行艺术品竞价会到泰顺的竞拍会,都在向市场靠近,做一些市场的探索和尝试。

    “按照研究院目前的运营模式,主要是公益性的,但在公益的前提下,要进行不同的尝试。”林新华所谓的不同尝试,就是要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过程,培养梯队和挖掘艺术家,将他们的作品推向市场,以文化培养市场,以文化培养艺术家,以文化壮大研究院。

    在林新华的明年计划中,研究院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实现工艺品的规范化和高端化,同时将本土的高端工艺品推向市场。

    艺术家在泰顺创作。林平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文化周刊·人文艺术 00005 草根文化正蓬勃 2016-1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