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化周刊·人文艺术
3  4  
乐清3部微电影
全国职工赛获奖
丁浆圆
草根文化正蓬勃
乐清仨美女
登上央视戏曲频道
色粉画《老兵肖像》
参加中山展览
拍出激情 传递快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2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丁浆圆
2016-12-09

    丁浆圆

    ■张丽萍

    在我们浙南一带,汤圆、汤糍、麻糍等等糯米制成的食品,向来深受大众喜爱。这其中,除了它们的味道香甜酥软之外,还与糯米在民间一直被认为比大米更滋补有关。在过去物质贫乏的年代,吃这些糯米食品,就相当于吃滋补品,是种奢侈和享受。

    糯米营养丰富,除了炒糯米饭、煮糯米粥外,人们很早就知道将它磨成粉做成各种食品。糯米磨成的粉在我们这里统称为“汤圆粉”,但将糯米磨成粉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将米倒入石磨中磨,一种是在米里加水磨。为与干磨的糯米粉区分开来,加水磨出的糯米粉,在乐清有个特别的名字:丁浆圆。这个名字乍一听可能会让许多人莫名所以,但了解了丁浆圆的磨制过程后,便会发现,这个名字取得既符合实际,又融入了中国烹饪专业术语,十分贴切。

    磨丁浆圆是件费功夫的活,整个过程得延续一个星期左右。先要将糯米和大米(比例根据个人喜好,一般在8:2到6:4之间,)放入水中浸泡两三天,才可以磨。磨之前,在石磨下面放一个大谷簝(一种竹篾编制的晾晒器具),谷簝里放入柴灰(最多约为谷簝容积的一半),再在谷簝上面盖一条被单。然后把糯米洗净,加水一起舀进石磨,随着石磨的转动,磨出的白色粉水纷纷洒到谷簝上面的被单里,水很快被被单及下面的柴灰吸走,留下白糊糊的粉浆。如果不是在自己家中磨,不方便在石磨下面放置谷簝,就把粉水先接到桶里,挑回家后再倒在放了柴灰、盖了被单的谷簝里吸水。

    当全部粉水都变成粉浆后,将被单四角对折,再取一些干燥的柴灰放在折好的被单上面加大吸水力度。过了一夜后,将柴灰去掉,打开被单,里面的粉浆已变成一大块比豆腐要硬的粉团。用锅铲把粉团铲起来,掰成一块块二三厘米长的三角状小块,放到谷簝里晾晒,太阳好的话,晒上两三天就可以干。然后将之放入罐子或瓶子之类的容器里,密封好贮藏在干燥处。晒干了的丁浆圆硬如石子,放在容器里一摇晃便“哗哗”作响。贮藏过程中,若发现丁浆圆受潮了,拿到太阳底下晒晒即可。

    简而言之,加水磨糯米粉的过程是:糯米先成粉浆,再成粉团,后又被掰成粉丁,最后才能做成汤圆。中国烹饪术语中的“丁”,就是小块之意。虽然在磨制过程中“浆”先于“丁”,但“浆丁圆”叫起来显然有点拗口,不如“丁浆圆”响亮。想来最初为丁浆圆命名的人,不止是位专业厨师,对文字发音也是颇讲究啊。

    丁浆圆耐贮藏,一般人家都是一次磨上十多斤、数十斤的,放着慢慢吃,一直吃到来年。丁浆圆可制成任何糯米食品,最简单的是煮起来吃。水烧沸后,直接将适量丁浆圆放入,煮至丁浆圆浮上水面时便是熟了。丁浆圆咸甜两相宜,若要吃咸的,放入蔬菜、肉丝、蛋丝、虾皮、酱油、盐、葱、味精等调料,鲜香可口;若要吃甜的,加点红糖或白糖即可,如果再打一个蛋,或撒上几瓣桂花,就更香甜诱人了。煮丁浆圆既可当点心又可当正餐,一般当正餐的大都做成咸味,当点心的则以甜味居多。丁浆圆还可做芝麻花生馅的甜汤圆或汤糍、麻糍之类的食品,这时要先给丁浆圆加适量水,待一个个坚硬的丁浆圆融和成一团面团后,再进行制作。

    磨丁浆圆的时间是农历十月后至冬至前,此时糯谷成熟,磨好后又正赶上冬至做汤糍。有老一辈人回忆说,因为这时候天气已很寒冷,将丁浆圆掰下晾晒时,手都常常掰僵了。不过当冬至日吃着香喷喷的汤糍时,所有的辛苦便都得到了补偿。比起干磨的汤圆粉,丁浆圆制作的食品更细腻滑润,这也是丁浆圆特别受欢迎的原因。

    时代变迁,现在,不管是水磨糯米粉,还是制作好的汤圆等食品,在市场上都可以买到,很少有人再耗时耗力去磨制丁浆圆了。只有在一些农村,偶尔还能看到有人磨丁浆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文化周刊·人文艺术 00005 丁浆圆 2016-1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