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化周刊·悦读乐写
3  4  
周明心大手笔跨界合作
抵抗粗鄙
《造房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1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抵抗粗鄙
2016-11-25

    抵抗粗鄙

    ■谢觉晓

    乐清城区甲乙文创园丙丁咖啡馆的卫生间摆了几本书。我随手拿了一本蹲在马桶上看,并且刻薄地表示:在文创园的咖啡馆的厕所里看见书被摆着,其实并不意外,无非是为了显示这里不是庸常的餐饮场所。

    在刻薄得比较酣畅的时候,我已经翻看完一本书——主要是翻,偶尔是看。被我翻看的书叫《罗兰小语》,是一整套中的一本。罗兰的“小语”以前我还看《读者》杂志的时候是经常能接触到的。那些被选择后摘录到《读者》里去的句子,有时确也是隽永可读的,还能给人以些许当下的启发,所以即便是此刻,我也并不觉得手中的书妨碍了我的酣畅。

    我也曾经喜爱过《读者》杂志,后来就比较不喜欢了。爱与不爱,主要是因为年龄的缘故;如果还有别的原因,那就是阅历。

    青少年时期,我拿《读者》去抵御身边社会的粗鄙;还不只是粗鄙,更有那公开的以粗鄙压制文弱的无良势力。他们把粗鄙当作自身的力、群体的势,当作基于出身、居住地、权财,甚至是基于遗传带来的优越感,为了试验和体会这种势力与优越感的存在,为了这种存在引发的快感,他们瞄准文弱,投掷粗鄙,证明文弱是一种天然与后天养成的错,是理该被粗鄙攻击的。

    《读者》,不管是总体格调还是选摘文章的主要风味,其实都只能算是调味品,很难构成人生与文学、学术的材料。在特定的心理发展期,调味品很好地抚慰了无力反抗者的绝望,在某种程度上治愈了被粗鄙围攻的恐惧与沮丧;但它能否治疗粗鄙,却不在我的经验范围之内。

    调味品吃多了,容易厌弃,我想这不是道德问题。我从“鸡汤”类文体中轻松出走,并且要薄视曾经的安慰剂,也不是道德问题。我对“鸡汤”类文体的薄视,本身也不带道德眼光,我认为我使用的是材料分析法则——那些“鸡汤”类文章里其实并没有“鸡”,它们充其量只是“鸡精汤”罢了。

    罗兰的“小语”就是这种“鸡精汤”。当然,不能说它一无是处。想那罗兰女士,既然能写出那么多感悟,总归是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有所得的,其中也不是毫无材料与识见。可惜是太孤寒太单薄,不经嚼,不耐品,一追问就显出破绽与谬误来。这些“小语”,犹如材质欠佳的女人,打扮起来,只能一动不动地供人观赏,一开口一迈步一出汗就不美了。

    无论是搞创作、做学术,还是具体的人生(工作、生活、修为,等等),材料才是最重要的。没有材料的思想是极其空疏的,那些为了抒情与议论不恤于拼凑甚至篡改材料的滥文甚至是极易滋生病菌的。没有材料的人生,就只能装。材料缺乏,添了大量的调味品,拿了精致的器皿盛出汤来,我现在已经喝不下去了。

    感谢那些曾经的优雅,即便其中并无材料。但愿我们的人生能多积累些材料,无论是为了抵御身边的粗鄙,还是为了埋葬自己的粗鄙。嗯,我好像该起身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文化周刊·悦读乐写 00005 抵抗粗鄙 2016-11-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