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我一年 ■王连飞 说起来惭愧。退休了,除了几位好友和偶尔有人与我商量什么事而来电外,便再也没有别的电话了。每当遇到朋友问我QQ微信了么?我说没有。“你快装吧,方便又省钱哩。”“哦哦。”我总这样搪塞。因为装微信要上网下载,要报身份证,要设密码与账号。登录后,还要计算什么流量。我不懂程序,感到繁琐。我是背时的人了,要明白着点,不要赶时髦,老老实实按习惯打个电话发条信息牢靠。朋友揣度出我的这番心思,便说,我的老哥你不装会后悔的,现在所有的人都微信了,再也没有人给你打电话了,到那时候你会很孤独的。他这一说,我真有点不自在。于是一年前我安装了微信。 微信刚开始,颇新鲜。“哥的的姑喀”一叫,我马上在亲友的“网头红门眉”上点一下,亲友对我说什么的都有了。逢节日,他们送来“鲜花水果糕饼”,转来“名人名画名诗句”,我饱了眼福。我很快在他们“网袋底脚”添加号里触一下,把一个个表情回礼过去。这样“鸿雁传书”,聊衣食住行,或聊欧美日本……或“链接”“视频”,铺天盖地,高雅低俗都有。网海无边新潮迭起,一个崭新的网上世界风起云涌。 微信诤友间,“青鸟红巾”,互相鼓励,相索课题,品赏名篇佳作,吟咏酬唱,携手前行,相知人生,无不快哉!岭南密友传来雨打芭蕉的南国红豆情思;天府居客飞来《凤求凰》的当垆酒飘香……这些都使我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荡胸生云气的感受。 微信使我退休后还能“脐带着”外面的生活。光怪陆离的微信,我兴致井喷,勤快浏览。时不时被自以为好的话题激动起来,挤进一些群里凑热闹,偶尔蹭上一句,也冷不防飞来一二个翘着的拇指。这一下越发暖洋洋的。我“老来青”了,开始雾里看花密密网眼插针穿线。罢罢……要“加我”的不断涌来,我无法拒绝。这样,网连网,线接线,友交友,亲结亲,而没了尽头。 网微一年了。数一数,点一点,聊友网上网下群里群外户名上百个了。 “哥的的姑喀”。口袋里挎包里抽屉里茶几上,手机所至微信所至。每每启开,我傻眼了,QQ网标上红红点点,星星数数,数十数百信件待我“阅处”。点出它,有些是“群主”的年度总结报告,无不聊劲十足生风趣,把腰笑弯了;有些是政治军事家的高论,气势磅礴,高山仰止好一阵子。微信何微,微而浩大,猴王善变腾云驾雾。 浏览微字方寸,屏光烁烁,目光模糊。毕竟上了年纪了。几次回信,耽于用餐,让家人数落几次。一天下班走在路上,“哥的的姑喀”搂住我腰头叫唤,不想摸手机看,可是它又叫了。难道有什么重要的事,不看,万一有重要的错过了又可惜的又误事呢。于是我低头看,不想竟撞上一位姑娘。她抬头快速吆吆:“你这个老爷爷不看看自己,还想做什么‘低头族’?”我猛抬头,连忙赔个不是。一场好不尴尬的遭遇。 不过我也有感于聊微信太浪费时间,想自己该应收网晾微信。我伸手去删除自己的微信。这时“哥的的姑喀”又呼唤而来,朋友来了,我怎不接待?何况,我能“坐床闭关”,禅修隔断人间?更何况朋友多有金玉良言。即使有些鱼龙混珠的无聊,但有句俚语说得好:“千网不值钱,一网值千钱。”对我来说,百条信息,只要有一条有价值的,便可补益人生了。端正自己吧,把我这个营养不良的微信周岁娃娃养护好,开启它的第二年,即使踉跄,也得晃进互联网+,互联网的“云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