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时评
3  4  
“医赖”比“医闹”
更可怕
“龙西画家村”
勾勒山老区发展画卷
网络谣言
就是纸老虎
老师路边买菜被通报
是公权越位
给空气采样器戴“口罩”蒙蔽的是良心
“搂抱违纪”的背后
是大学精神沦落
有必要减税让利扶助企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0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龙西画家村”
勾勒山老区发展画卷
2016-10-27

    「乐清观察」

    ■王冬敏

    近日,“山谷里·艺术村落”——龙西乡上山村又迎来一拨中国美院学生来写生。龙西乡以这个艺术写生基地建设为中心,要把附近区域打造成融艺术培训、艺术客栈等为一体的最美艺术村落。这个艺术写生基地还将与全国百所院校合作,请艺术学子们来此感受山水灵性、人文风情。

    今天的画家村,十多年前曾经历一场难忘的磨难。2004年8月13日凌晨台风“云娜”袭击乐清,一场特大山洪灾害瞬间降临在上山村,当时整个上山村在狂风暴雨中山摇地动,巨大的泥石流吞噬了小溪两边十六间民房以及龙西中学和龙西小学校舍。当年8月27日至28日,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上山村,踩着稀泥乱石走访受灾群众。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上山村民修筑了防洪堤,在废墟上重建了家园。如今,村庄秀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引起了中国美院具像表现绘画工作室主任、乐清籍著名油画家金阳平等人的强烈兴趣。在当地支持下,中国美院在龙西的艺术写生基地迅速建成。金阳平说,把学生带到这里学习,既是让学生领略乐清的美丽风光,更是为拉长家乡农村业态、打造家乡村落文化引入艺术基因,让更多人知道乐清有这么纯天然的环境。

    艺术写生基地的“大本营”由村楼改装而成。虽然租金不是很高,但写生基地带动的村庄业态将会更长。龙西乡党委政府、上山村两委看到的是文化艺术对当地的长远影响。一座雁荡山,吸引了大批名家画雁荡写雁荡。名家张大千、黄宾虹、潘天寿等在雁荡山较长时间的逗留写生,曾经影响了上世纪初的雁荡青年,培育出了周昌谷、徐柏清、周沧米、冯炎等书画大家。上山村艺术写生基地的建立,也会影响当地的艺术氛围。首先,龙西一带的孩子学绘画就有了先天的便利。

    从经济角度看,这也是充分发掘山老区乡镇的后发优势。山老区乡镇之所以行走在经济队列的未端,往往与地域条件有关。交通不便会拉低文化教育程度,影响人的思想观念,进而导致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但也并非绝对坏事——它保留的自然环境原貌一般会更好。这就让欠发达地区在当下具有了后发优势,一旦遇到合适的刺激,这些地区就可能会迸发出巨大的发展能量,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现在,上山画家村的出现,扩大了龙西的知名度,也带来了旅游客流。

    年少艺术学子成长为艺术家需要时间,龙西这个鲜为外界所知的山区,从艺术基地处女秀到艺术丰收期,同样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投入之后的产出,也许并非一届一任领导就可见到政绩,但大家明白,这是在为将来打好发展基础,为未来的龙西发展画卷勾勒轮廓。

    乐清虽然是较发达地区,但全市欠发达地区面积近700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1/2多;扶贫重点村226个,约占全市村庄总数的1/4。龙西画家村及其文化项目的建设,是扶贫方式的创新与扶贫途径的拓展。顺应“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山老区大有可为。 (作者为本报记者)

    “龙西画家村”

    勾勒山老区发展画卷

    欠发达地区在当下具有后发优势,一旦遇到合适的刺激,这些地区就可能会迸发出巨大的发展能量,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时评 00002 “龙西画家村”
勾勒山老区发展画卷
2016-10-2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