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观察」 “大拆大整”:补短板保民生 社会发展带来的必然分化。分化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消弭分化带来的后遗症。 ■王冬敏 10月17日,温州市“大拆大整”专项行动动员大会召开,乐清共3500多人通过连线视频在各分会场参加了动员会;18日,乐清市委市政府决定,从本月中旬开始到明年年底在全市范围开展“大拆大整”专项行动,从根本上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解决制约乐清转型升级的顽疾,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乐清转型发展。 鹿城双屿农房倒塌导致22人遇难的事故震惊了人们。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温州,存在这样的城中村旧房,发生这么严重的事故,全力救援之后,最应该反思的就是惨剧为何会发生?社会进步以什么为评判标准? 据报道,双屿农房倒塌的原因是:建设年代比较久远,质量比较差;地基质量差。综合观察分析,温州及乐清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三四十年前的民用建筑很少有基础机械打桩,也很少有抗震概念,否则当年的建筑物不至于迅速老朽。而现实情景是:近二三十年基础机械打桩工艺被广泛应用,同区域的老旧房可能老得更快。 这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必然分化。分化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消弭分化带来的后遗症。 经济发展的好坏,往往被一系列的人均数据给代表了。但社会发展的好坏,不在于拔尖者的尖拔得有多高、金字塔顶有多好,而在于那些处于末端群体的经济水平有多低。也就是经济短板存不存在?发展缺陷有没有出现?社会前进的评判标准,应该是发展短板有没有被补上。 如果政府不能主导这些短板及时拉长加厚,一旦发生问题,社会危害程度就比较明显,有时甚至会被放大。经济建设的目的,无非是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如果无视短板存在,任由发展差距拉大,动摇的则是党的执政根本。 “大拆大整”行动,正是对鹿城双屿塌房事件的反思之果。乐清这次“大拆大整”的内容是:强力推进危旧房、城中村、违法建筑拆除,以及流动人口管理、居住出租房整治、“四无”生产经营单位整治、旧市场搬迁改造整治提升、大荆铸造业淘汰拆除等八大行动,这也是结合乐清实际的整治战役。 这是一次纠错战。农房倒塌,错在人不在屋,错的是人们对此类问题的认识不足。“三改一拆”已进行了3年,但鹿城双屿还是发生了塌房事故,这就暴露了“三改一拆”工作尚有遗漏之处。现在,我们应该以纠错的心态去“大拆大整”。这也是对政绩观的一次新认识:民安,官才安;民安,政才稳。 这是一场信息战。各乡镇(街道)危旧房、城中村、出租房的情况排摸,危旧房的鉴定等,有待各部门建立健全的信息体系,确保监管到位。 这是一场防御战。有些危旧房,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制约,短时间内彻底解决问题还有困难。但是时间不等人,这就需要我们以抗台的劲头“大拆大整”。抗台时期,各级领导干部与党员都能身先士卒,“跑尽山路、说尽好话”转移群众,如果在“大拆大整”也以这样的热情工作,相信会取得实效。(作者为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