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阅读
3  4  
《昔我往矣》
吴鹭山先生埭下十九年
《乐清方志》
创刊号
哲学与暗示
——读《中国哲学简史》笔记之三
《乐清社会治理评论》
第一辑
图书馆、借书证和路灯
——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之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3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图书馆、借书证和路灯
——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之一
2016-03-12

    图书馆、借书证和路灯

    ——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之一

    ■汤礼春

    1962年,我9岁,在小学上三年级。刚认了点字,我就不知怎么爱上了阅读课外书籍。每个星期三的下午不上课,我就跑到少儿图书馆去看书,那时的孩子都很爱看书,还不到开放的时间,都已在门口排起了长队。开放的时间终于到了,图书管理员一个个的验学生手册,一个个的放行。终于轮到我了,管理员看了看我的学生手册,又看了看我的个子,不相信地问:“这学生手册不是你的吧?你这么小就读三年级?”

    我连忙申辩我是读三年级,并强调我是6岁上的学。她还是有些怀疑。我急了,说:“你不信,我可以背三年级的课文给你听!”她同意了。我赶紧背诵起来:“夏天过去了,可是我还十分想念……”

    我背完课文,她也就相信了,给我放行了。我高兴得像小鸟般飞了进去。

    那时我很羡慕人家拥有一张图书馆的借书证,能把书从图书馆借到家里看,那该多好啊!可我因为年纪小,不知道这借书证从哪里能获得。

    机会终于来了。

    上小学五年级的一天,班主任走进教室,对全班同学说:“我们班分到了图书馆的五张借书证。”我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兴奋得要跳起来。可随后班主任老师又给我泼了盆冷水,她宣布把这五张借书证给班上五个学习成绩好,且又穿得漂亮一些的同学。老师刚宣布完名单,对借书证极度渴求的我一时冲动得站了起来,对老师说:“我有意见。”

    老师惊愣了片刻,说:“你讲”。

    我说:“她们几个家里条件都好,买得起书,你还把借书证给她们;我们这些家里穷的,买不起书,相反借书证还不给我们……”我结结巴巴表达了我的意思,许多同学都叫嚷起来:“把借书证给汤礼春一个”。老师见状,只有宣布让全班同学投票,看谁的票多,图书证就给谁。结果我的票数最多,老师只有当众给了我一张借书证。当我走上台去接借书证时,全班同学都欢呼起来。

    可拿到借书证,我又有点犯愁了,借书证上要贴照片,可我从小到现在,还没照过一张照片。回到家,我不敢给爸爸妈妈说,我知道家里穷,是不会为一张借书证去专门给我照照片的。我只有给哥哥讲了,哥哥当时正上初一,他想了想,就把他小学毕业证上的照片撕下来给我,条件是我们俩轮流去借书。

    可惜这张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借书证仅只借了《烈火中永生》、《延安求学记》等几本书,图书馆就因维修暂停借阅,随后文化大革命开始,图书馆也就关闭了。

    我父母都是普通工人,那时每月收入加起来80元还差一点,而我们有兄妹6个,按当时城镇最低生活标准,平均每人要达到十元钱,父母厂里每个月还补助我们家里几元钱。

    家里经济条件差,也就从来没给我们买过一本课外书籍。有了借书证,借来书,可白天要上课做作业,想晚上看,又没有灯。那时我们家很小,大约只有十几平方米,兄妹多,住不下,父母只有在简陋的小房里搭了个小阁楼,父母和两个小的弟妹住在楼下一张大床上,我和哥哥及两个弟弟就住在阁楼上。父母为了节约,没有在阁楼上装灯,所以一到晚上八九点钟,就叫我们爬上阁楼睡觉。我们听从命令爬上了阁楼,但我们不想睡,还想看书,好在我们家旁边有一盏路灯,阁楼的四壁又是用薄板钉的,路灯光就从那薄板与薄板的缝隙中透了进来,我和哥哥将那缝隙拨大,然后就利用这路灯透进来的光看书。

    这样微弱的灯光看久了眼睛就会酸,无奈,哥哥就以他上初中了、晚上要复习功课的理由,要求父母给我们阁楼上装一盏灯。父母最终同意了,我和哥都很兴奋,心想,这一来晚上可以痛痛快快地看书了。可是父母为了节约电,每到晚上九点半,就喝令我们关灯睡觉。我和哥哥还想看书,就想了个办法,当父母喝令我们关灯时,我们就将灯关上,假装睡了,然后又悄悄爬起来,用一件衣服将灯围上,然后在围着的灯光下看书。有一天,我和哥哥利用这个办法正在看书,父亲不知怎么发觉了,悄悄地爬上来,将我和哥哥打骂了一通。从此,我们又不敢利用这种办法看书了,还是只有利用路灯看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阅读 00004 图书馆、借书证和路灯
——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之一
2016-3-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