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阅读
3  4  
春天风暖好读书
精英与疯子
《带一本书去未来》
你是一棵大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3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带一本书去未来》
2016-03-05

    在网络浏览的时代,当电子书和网络阅读成为青年人的生活习惯时,传统阅读成了一个问题,书的未来成了一个疑问。此书的作者,既有耄耋之年的文化老人,又有风华正茂的年青学生;既有作家学者,也有网络写手;既有书店卖书人,也有图书馆管理员;既有出版人,也有教书人;既有传统的藏书家,也有网络上的阅读者……不管何种身份,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读者,以读者的名义,谈关于书的记忆,谈关于书的认识,谈关于书的故事,谈关于书的情感,不管谈的是什么内容,都指向了一个主题:就是关于书的未来。此书的编者薛原为《青岛日报》报业集团良友书坊执行主编,叶芳为三联书店发行部主任、杭州三联书店总经理,长期从事出版工作。

    如果纸质书寿终正寝,无疑意味着一场文化革命。试想,如同纸质书最终取代丝帛和竹简,如果电子书取代纸质书,将逼迫所有的读书人对自己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进行彻底的改变。书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如何面对这场改变?这是一个尖锐而不容回避的话题。在资深出版人、钻石级爱书人薛原的组织之下,几十位书家、书虫、书痴、书狂各抒己见,对书的命运进行了一场深入的探讨。

    ——小树先生

    记得,董桥曾说爱书读书之人有四重境界:买要读的书,买想读的书,立誓读遍藏书,最后专门买那些插画装帧漂亮的书。于我而言,现在只在第一重境界徘徊,而想读的书实在多之又多,总觉着时间不够用,一想到买来的书还有很多未曾拆过封皮,羞愧得两颊发烫,枉做了一回爱书之人,不禁惶惶然,当务之急,还是认真咀嚼手头喜欢的书吧。 ——枫行天下

    哈哈,最后,关于纸制书和电子书,纸制书肯定会越来越好的,不会给电子书淘汰。好像是张爱玲说的吧,大概意思是古代的时候出本书不容易,所以古人的书好,现在出个书容易的放屁一样,所以现在多无聊的书。但是现在到了资讯这么发达的年代了,电子书多么厉害,所以有好多无聊的书都会给淘汰的,真正用来阅读的文字,就会做成一本本好书了。 ——悟天克斯

    私奔到未来,记得带上书。

    ——小咪

    未来未来,充满期待。对书充满期待,还有书名中的未来。带一本,去未来。爱书期待未来。有时间会看这本书,未来未来,充满期待。对书充满期待,还有书名中的未来。带一本,去未来。爱书期待未来。有时间会看这本书。

    ——狗尾草

    以往的书籍变迁过程缓慢而长期,人们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悄悄地改变了阅读习惯。而如今短短数年,知识的载体——书籍便面临更新换代的危机。而读者面对此种危机的忐忑心态,在《带一本书去未来》之中也可见一斑,书中不乏诸如偷看线装《施公案》、偷书看而把饭锅烧坏等读书故事。可见对于本书的这些书写者们来讲,无论长幼与职业,对传统纸墨书香的眷恋之情是他们的共性。 ——上大人

    书中的读者们谈论书的未来,或有惶恐,或有期待,但是我们看到的更多是眷恋,是对依托于纸张书本的过往阅读经验的怀念,其实质是对文化与知识的追寻。无论未来的图书以何种面目出现,但正如钟叔河所讲:模样再变,供人阅读的功能不会变,人们读它,还是在读书。真正热爱阅读、追寻知识的人,总可以带一本书去未来。

    ——布妞

    (黄崇森 整理)

    《带一本书去未来》

    书味

    Y

    uedu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阅读 00004 《带一本书去未来》 2016-3-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