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味 Y uedu 《资中筠自选集》 《资中筠自选集(套装共5册)》包括:《资中筠自选集:感时犹世》、《资中筠自选集:士人风骨》、《资中筠自选集:做观天下》、《资中筠自选集:闲中记美》、《资中筠自选集:不尽之思》。资中筠,资深学者,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退休研究员、原所长。参与创办《美国研究》杂志与中华美国学会,曾任杂志主编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创办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并任第一、二届会长。1996年从社科院美国所退休,仍继续著述,并应邀参加各种学术活动。除有关国际政治和美国研究的专业著述外,撰有大量随笔、杂文,并翻译英、法文学著作多种。 曾几何时,自己初读资先生《中国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与失落》时,有感资先生“为天地立心”的历史责任感,感慨千万而热泪盈眶,亦勾起了自己想进一步了解资先生其人其事的想法,随而购入此文集。等闲来有空定写篇书评来向资先生致敬。 ——恪彦 资中筠被誉为真正的名媛,然而头脑中并非风花雪月,而是爱憎分明,以及对国家的忧怀。她一以贯之的精神是说真话,而且针砭时弊,批判了我们的教育制度、腐败问题、公民缺位等等,感觉到的是彻底的忧心。对比她怀念陈乐民的文章,不变的是真情实感,不同的是爱憎。 ——寒柳 资中筠先生说,中国教育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当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被这样的言语所惊呆,但仔细一想,这样的话语在时下的语境里既非言过其词,也非骇人听闻。你可以从这句话中读出叹惋与无奈,因为教育改革的呼声一年胜似一年,却雷声大,雨点小。但我觉得这更是一位82岁高龄的老者对当下中国教育的一个警醒。 ——今秋 资先生,作为学者我为其保持独立的人格和思维感到由衷的钦佩和赞赏;作为一名女学者,则是我追求的目标和学习的榜样。读她的书,感觉自己无时无刻不在汲取营养。我惯没有做读书笔记和读后小结的作法,但从这一刻起要培养起来。 ——拐一个弯 由于作者本身的经历,在我们许多平时讨论的问题中,她具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观点,并且这些视角较为真实,观点较为理性。凡是走入极端的人和观点,都不会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影响。尤其近年来,一些在认识自身国情、国史和认识世界时的极端观点,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增无减,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自己。但大多数时候,单纯地讲道理太显空洞,而且并无助于人们真正接受。作者用平实的语言,通俗地表达,在看“故事”和“例子”之间,读者可以自己感受到更多的内涵。 ——南舟 一年到头,多是散漫。书买了,搁置不看。想写的东西也拖着不愿管。临要返英,记起有一文,书不在手边则不好下笔。赶出来,便是这篇《资中筠自选集》的读后之感。 资先生的一套五册,曾被《新京报》评为年度好书之冠。首发式上,前来座谈、推介的尽是当今国内一流的学者作家,可知先生在学界之声誉,与其作品的分量。文章闲来读至几篇,真是受益非浅。 ——似乎 这套书买了两年多了都没怎么翻,今天一口气把其中的《感时忧世》读完,真是不由得更加敬佩资中筠先生——真是满纸感时忧国啊! 作为80多岁的老知识分子,能这样思路清晰、视野开阔地心忧天下,实在是极为难得。资先生虽然以研究国际关系成名,但能够深入浅出的谈论经济、新闻、教育等领域,可见其多年读书破万卷之功力。 力荐其中两篇——《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困境》和《跨世纪中国人将何以自处》 ——温文稳问 (黄崇森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