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味 Y uedu 盖瑞·斯奈德是当代美国著名文学流派垮掉派的代表诗人,是享誉世界的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既大胆坦率,又富有艺术的韵味,他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有意识地吸取东方文化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本诗集从作者大量的诗歌作品中精选翻译。书中收有诗人的精美照片和插图若干,是了解当代世界诗坛重要的参考读物。斯奈德1930年5月8日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1942年全家移居俄勒冈州波特兰,1950年,他在里德学院刊物Janus上发表诗歌处女作。1950年代,与垮掉的一代主将凯鲁亚克、金斯堡等过从甚密。1956年远赴日本,在京都修习禅宗。1969年回到美国,一直居住在加州内华达山中自建的家园中写诗、修禅,同时致力于环境保护。诗集《龟岛》获1975年普利策诗歌奖,诗集《山河无尽》获1997年博林根诗歌奖。曾任美国诗人学院主席。 斯奈德对中国文化和中国诗歌一直怀有崇高敬意。他将《诗·大序》里的“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翻译为“诗歌可以规范夫妇,在家庭建立忠信的原则,加强人们的关系,提升文化,及改进公共良心”。他将中国诗歌奉为人类文明的指针,“过去两千年居住在长江黄河流域的人民所创造的诗歌……已经造福了这个世界,将来也会持续地教导我们,启迪我们”。 ——杨子 凯鲁亚克在《达摩流浪者》中仔细描绘了主人公贾菲的外貌和读书坐禅译诗的情形,那间小屋是简朴苦修生活的见证,没有椅子和床,只有一张类似榻榻米的席子,屋里全是书,放在柳条筐里,而贾菲的衣服,都是慈善商店的二手货,他常常去爬山,一爬就是几星期,他翻译了很多中国的古诗,最喜欢寒山子。这一切,无不与生活中的斯奈德如出一辙。 ——刘彤 北岛介绍斯奈德时,将他比作梭罗。从日本回到美国后,斯奈德在北加州的SierraNevada山上建屋居住。那块领地属于印第安人,直到180年前才有白人进入。斯奈德在这里看护山林,割草,伐木,种菜,一切户外的体力劳动都自己做。那里有花、野火鸡、溪流等各种美丽的风景,就是没有电。直到他上山25年后才用上太阳能电力。这个居住地是他生态理念的极好体现。 ——变型守望者 斯奈德热衷于印第安人的原始文化,这种原始文化集中体现了高度的生态思想。在他眼中,印第安人是高贵的野蛮人,图腾崇拜使他们坚信:风云树木水草是一家;石头小草的生命和人的生命一样美丽。印第安人是斯奈德的启蒙老师,他们向诗人展示了另外一个阶段的文明。如果忽略了斯奈德的生态观,仅将斯奈德狭隘地视作东西方文化的交集或者垮掉派的硕果,他的意义将丧失掉至少一半。 ——老猫 我是一个来自山区的孩子,斯奈德那些书写大自然和户外劳作、间或向中国古老大师致意、带着汗水闪光和靴子的吱嘎声的诗篇,不仅让我深感亲切,也在我身上如梦初醒般地唤醒了很多东西。 ——王家新 我最喜欢的10位现代诗人中,美国占了两位:艾兹拉·庞德与盖瑞·斯奈德。也许因为他俩正是美国诗歌中与东方智慧最贴切的智者,不只都翻译和学习了中国与日本诗歌,他们以自身诗与行的修为,成为了东方儒与禅精神的继承者,而且这继承刚正勇毅,纠正了东方智慧在东方本土遭遇的俗化浅化。 ——廖伟棠 (黄崇森 整理) 《盖瑞·斯奈德诗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