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乐清 诗意行走
■通讯员 陈霜 记者 郑望喜/文
通讯员 赵素丹/摄
11月22日,由温州大学人文学院、乐清市委宣传部、乐清市文学艺术联合会、温州大学诗歌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乐清青年诗人作品研讨会举行,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晓和温州大学教授孙良好、马福成、崔勇、胡友峰等5位诗评家,在前期研读、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乐清青年诗人陈鱼观、风在先、黄崇森、何乜和张艺宝的诗歌进行现场点评与把脉,肯定了乐清青年诗人的创作能力,并提出了期许。
左起:南晓燕、王旺、风在先、黄崇森、陈鱼观、何乜、张艺宝、王晓芳
乐清的山,是“寰中绝胜”雁荡山,乐清的海,是“海上牧场”乐清湾。乐清独特的山海文化,涵养了独特的人文气质。王十朋、翁卷、李孝光、朱希晦、高友玑、何白……乐清历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诗歌巨擘,其中,翁卷更是著名的“永嘉四灵”之一,其《乡村四月》被收入教科书,至今为人们所传诵。可以说,在乐清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始终充盈着诗意的元素。
诗歌乐清,诗意行走。新世纪以来,乐清的文化建设得到不断加强,文学发展蓬勃盎然。在诗歌方面,除了乐清诗坛“老诗人”的创作能力依然表现出源源不绝之势外,一个青年诗人群体已然形成,为乐清诗坛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上世纪80年代初
乐清诗歌全面苏醒
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从文革的阵痛中走出,急切需要找到一种倾诉的方式,诗歌,无疑是那个时代最好的发声器。
在声势浩大的“80年代诗歌运动”中,乐清诗人没有缺席,老诗人贾丹华、崔宝珏等人保持强劲的诗歌创作势头,马叙、杨坚、赵雄、瘦船夫、黄纪云、施恋林、阿人、昨非、孙平、陈伊丽、张艳英等一批青年诗人开始崭露头角。
那个时期的《诗刊》、《人民文学》、《星星诗刊》上,经常可见贾丹华的诗作,马叙的诗作也频频在《文学青年》、《青年诗人》、《江南》等期刊上发表。与此同时,杨坚、孙平、陈伊丽、张艳英等人成为国内众多期刊的常客。
既有单枪匹马,也有集体创作。马叙、杨坚、赵雄、瘦船夫等4人合集印刷散文诗集《四重奏》;马叙、阿人合集印刷诗集《独白与低语》;孙平、陈伊丽、施恋林、郑建虎等编印民间诗歌刊物《小卵石》。
集体创作的成就,宣示乐清诗歌的全面苏醒,这一批诗人组成当时的乐清诗群,在浙江诗坛处于领跑地位。此后,乐清作为浙江省县级文学创作团体冠军的美誉不胫而走。
上世纪90年代
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上世纪90年代,马叙已成为乐清诗坛的领军人物,他的组诗以系列的形式呈现于中国诗坛。1995年,其长诗作品《大船》获《诗神》年度作品奖。此后,马叙的写作虽然转向散文、小说、诗歌三者并重的“三叶草”模式,但诗歌依然是他内心的一种高度。
在马叙的影响下,简人、东君、张艺宝等人“横空出世”。1994年至1999年间,简人的《水乡下的天空》、《蒲河纪事》等系列组诗在《诗刊》上推出,引起了轰动,其诗作入选《中国诗歌选读》、《星星五十年诗选》、《中国新乡土诗三十家》等,获奖十余次。1997年,简人参加有“诗歌界黄埔军校”之称的第十四届青春诗会,成为中国新乡土诗的标志性诗人和乐清现代汉诗的新坐标。
1992年,年仅19岁的东君在《诗刊》上发表诗歌《深夜读书》。今天的东君已因小说成名,先后获得郁达夫短篇小说奖、十月文学奖等,不能否认他的成功得益于当年诗歌训练所打下的基础,而事实上,他一直没有放弃写诗。
上世纪90年代的张艺宝是一名“北漂”,他在北京大红门浙江村的服装生意总是被诗歌“搅黄”。在生活底层的打拼经历和磨难,让他的诗歌比同龄人有着更多的痛感。1998年和1999年,张艺宝先后在《诗刊》发表诗歌《浮云游子意》(两首)和《劳动》(三首)。
谈及那个时期的乐清诗歌,不能不提的诗人还有汤琴、陈璋、张志杰、苏羊、水湄伊人、何羽、万显梯等,他们共同维持着乐清诗歌的繁荣景象。1991年,施恋林、孙平、陈伊丽的诗歌作品合集《纸人》由南京文化出版社出版,收入南京文化丛书。其间,东君创办了民间诗歌刊物《蠹》,崔宝珏、张艳英创办了诗歌刊物《新海堤》,这两份刊物尽管编印期数不多,但足以对乐清新世纪现代汉语诗歌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世纪
新老诗人百花竞艳
新世纪是乐清现代汉语诗人创作的井喷期,乐清诗歌出现百花竞艳的生动局面。
马叙、简人、鲍道远、何乜、陈璋、张艳英、孙平、赵顺平、柳恩理、夏成君等人先后出版了诗集。其中,勤耕于诗坛的马叙还凭《马叙的诗六首》获得十月文学奖,同年再获第三届“铜铃山杯”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简人的《八百里春天》被《诗刊》社推荐为本世纪经典朗诵篇目,并有作品入选《新世纪五年诗选》;2012年,简人的长诗《同学会》发表于《诗刊》,宣示一个真正诗人的归来。
作为新归来者诗群的重要成员,黄纪云的诗歌创作势头尤为强劲,2011年以来,他的组诗先后在《诗刊》、《草原》、《诗歌月刊》等期刊上发表,其诗集《宠物时代》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在诗坛占据一席之地。黄纪云还在杭州创办《星河》诗刊,与著名诗人骆寒超联合主编,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并出资设立奖金为10万元的“诗建设”奖,为当前国内奖金最高的诗歌奖,在国内诗坛引起巨大的反响。
同时,随着网络的兴起,“潜伏”在民间的乐清诗人群悄然形成,他们写诗办刊,在省内外诗坛崭露头角,令人刮目相看。而在外地的乐清籍诗人南航、包新旺等人,也在各自所在地的诗歌圈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因为诗歌,缪明霄、何乜、风在先、黄崇森、卢小宇、白象小鱼、陈鱼观等人相识,他们的作品受到了国内重要诗歌刊物的青睐。陈鱼观和缪明霄参与发起创办民间诗刊《陌生》(现由南京诗人古筝主编),他还参与丽水诗歌刊物《瓯江源》的编辑工作。2007年,乐清文联刊物《箫台》推出《乐清诗歌新势力》,集中刊发陈鱼观、缪明霄、何乜、风在先等人的现代诗歌作品。同年,陈鱼观、缪明霄、何乜、风在先4人联合温州诗人创办民间诗刊《有巢》;鲍道远、张艺宝、何乜等人与河南诗人马丽发起创办《蓼城诗刊》。
2009年,在温州市中华神韵诗歌大赛中,乐清籍诗人取得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八名的佳绩。
新世纪,乐清诗坛异军突起的还有冷若梅、马列福等人,并涌现麦浪、边井、连丹丰、圣歆等一批诗人。
此外,乐清中学的丹霞文学社、虹桥中学的红帆文学社、虹中分校的红枫文学社、白象中学的金鳌文学社的一批“90后”、“00后”诗人也纷纷拿起笔来,抒写着属于自己的诗篇,今年《箫台》第二期整体推出他们的一些优秀诗作。
乐清现代汉语诗歌
要走得更远
近年来,乐清诗人多次举办对外交流活动,如以写散文为主的中国作协会员郑亚洪和著名作家东君先后发起策展或举办“山水的声音——中国当代作家诗人书画摄影作品展”、“动车朗诵之旅”朗诵会、“空椅子”朗诵会、“李瑶瑶油画作品(题画诗)朗诵会、诗歌改稿会等。这些诗歌创作、欣赏、吟咏等活动,开拓了乐清诗人的视野,也增强了乐清青年诗人群体对外影响力。
2013年的11月,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乐清市委宣传部主办,乐清市文联承办的“中国·雁荡山诗会”(乐清诗歌周)暨中国现代山水诗主题论坛在雁荡山举行,与会诗人围绕“研讨现代汉语语境下的现代中国山水诗的写作以及当代中国汉语山水诗歌写作的发展趋势及可能性”这一主题展开热烈的谈论。这是一次中国诗坛向乐清山水致敬的诗会,是一次向山水诗人谢灵运致敬的诗会,凸显乐清现代诗歌传承、接纳、地域、呈现的发展脉络,乐清现代汉语诗歌并将以此为契机,走向更远方。
2013年5月,乐清市还成立现代汉诗学会,简人任会长,郑亚洪、黄崇森、张艺宝、陈鱼观4人为副会长。这个组织的建立为服务乐清诗人创作交流,提供了渠道,学会的内部交流刊物《尚诗》历时一年的组稿编辑,于今年7月编发。此前,乐清市文联还先后出版发行《乐清十年新诗选》和《乐清新时期文学作品选》(诗歌卷)。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让人感到又一个文艺的春天到来了,也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乐清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南晓燕说,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提高,需要许多支撑,而诗歌是生根地域文化非常好的载体,希望乐清的诗人作家们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牢记肩负的职责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文学事业,潜心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马叙
马福成
崔勇
胡友峰
孙良好
吴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