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锋 上个月,市消保委开展了一次出租车行业的消费问卷调查。总体来说,消费者对乐清出租车的服务印象不容乐观。调查显示,七成被调查者对乐清出租车行业存在不好和非常差的印象,有很好印象的仅占1.27%。(10月24日《乐清日报》) 出租车司机拒载、挑客、拼车、不找零等顽疾已存在多年,虽说这只是少数人所为,但“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蒙羞的是整个出租车行业,失色的是整个城市文明。 对于规范出租车行为,这几年我市也出台过多项规定,并进行了数次专项整治,但一些乱象为何屡发屡治、久治不止?这中间固然有职业道德缺失、日常监管缺力等原因,更多的则是利益驱动。再者,一些司机还有“不怕”的心理在作祟。一方面,尽管有些乘客嘴上说投诉,但由于实际利益损失不大,且怕麻烦、图省事,而宁做“待宰的羔羊”,司机摸清了路数,自然就不怕。另一方面,限于取证难度大、投诉周期长等,再加上处罚上的“睁一眼闭一眼”、“不痛不痒”,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司机的有恃无恐。 一些司机挑客、拒载、不找零,也是“唯利是图”而被逼无奈。出租车行业的“准垄断”和“份子钱”等额外负担的“水涨船高”,无形中压缩了司机的盈利空间,进而不得不通过非正常手段来降本增效。从这个角度来讲,只有引入真正的竞争机制,让市场来决定违规司机的“生死去留”,并把层层“抽水揩油”的源头治理好,才能让出租车司机“轻装”上路、安心经营。 治理出租车痼疾,最终应开出公平竞争、法治经营的“药方”,除了动真格、用重典让违规司机付出“高成本”外,还需出租车公司强教育、重监管,通过健全快速举报受理机制、处理结果限期答复机制等,有效遏制司机“不怕”的违规冲动。而作为乘客,也只有敢监督,敢维权,敢于挺身而出对挑客拒载行为坚决说“不”,出租车司机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 (作者为公务员) 根治出租车顽疾该下什么药 |